没有台词,不知道剧本,角色现场转换,这不是《谢天谢地你来啦》的智慧挑战,而是交通91.8主持人在微电影《迫在眉睫》片场的亲身经历。
11月7日,由交通91.8打造的年度微电影《迫在眉睫》在杭发布,一个月后,网络点击量超过5万次。
2012,微电影之于我们不再陌生。
戛纳电影节,蔡明亮微电影《行者》在短片单元展映;上海国际电影节首次开设“微电影”奖项;从导演姜文、顾长卫、贾樟柯,到演员黄渤、刘烨、房祖名,都拍起了微电影;Prada、卡地亚、LV等时尚大鳄纷纷跨界,变身文艺大咖。在微电影病毒式扩散的同时,明星、名导、高成本也渐成为微电影不能承受之重。
2012,微电影文广制造掀起朵朵浪花。
2月,综合•生活频道推出《微电影》栏目;7月,葫芦网启动“舌尖上的乡味”微视频大赛;根据“抗击罗莎”事件创作的微电影《8月8日》杀青;杭州新闻广播跨界创作微电影《正能量》;集团推出“30秒爱上这座城”微视频大赛……“微电影”正在成为文广版图上新的亮点。
《迫在眉睫》是一部地道的“微”电影,片长总共不到15分钟,没有大牌出演,拍摄制作耗时4天,总投资仅15万;然而,她又是一部“大”制作,拍摄中调动的哥的姐上百人,高速交警保驾护航,讲述的是一个关于生命与人性的终极命题,呈现的是一座城市的大爱情怀,这一切都在交通91.8的作用下升华显现。小电台承载大使命,《迫在眉睫》的品牌实验,融入了交通91.8生活体验、情感历程和文化传承,是讲述,更是记录,记录了一个城市电台由小到大、破茧成蝶的成长轨迹。
从广告收入不到400万,到如今年创收近2亿,42个人的小团队把交通91.8打造成为杭城驾车人群首选电台。尼尔森公司2012年一项调查显示,交通91.8在杭城驾车人群中的收听率高达98.8%,节目总体满意度超过90%。
数据是灰色的,生活永远是最好的编剧。在这座城市里,各种投诉求助每天都在发生,解危济困是交通91.8的日常工作。当酷暑中交通91.8员工亲手为出租车司机安装车牌,当空中电波为病危儿童开辟生命通道,当轻生的老杨把“最后”一个电话打给于虎,“真诚、活力、超越”的企业文化理念早已超越教科书的训教,涵化为交通91.8员工的一言一行,“橙色点亮生活,幸福久一点吧”的品牌形象,也深深烙印在杭城百姓的心底。《迫在眉睫》撷取的只是三千弱水之一滴,影片中的每个人都在扮演真实的自己。
子曾经曰过:不想当导演的演员不是好编剧。当一群电台DJ走出演播间,架起摄像机在街头汗流浃背,呃……元芳,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