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老教授的实验想到的杂谈


 社会的可悲在于,聪明人认为自己很聪明,愚笨的人认为自己很愚笨.只有聪明的人认识到自己也愚笨,愚笨的人努力让自己变聪明的时候,社会就才能从根本上进步,群体才能真正强大.

前不久跟好友出差武汉,听他讲到国内有个工业设计领域知名老教授,长期从事理论研究,并且是一些看似跟工业设计不相关的角度去研究,可深谙中国工业设计现状的人都知道,这些大师是在从根本上找出路,从思想着眼,而不是商业。大师的研究是,人和人交流之外,能否和动物甚至植物交流?结果是能沟通。实验过程当然令人瞠目结舌,就是人可以命令花开几朵。

这种深刻而“无聊”的实验,我们广大工业设计公司老总和自诩设计师的设计工作者们,估计没有人去做的。因为他们不会跟植物去过生活,不会跟植物交朋友,不会跟植物说话。但人类的生活真的离开过植物吗?这就是问题关键所在:圣哲之所以伟大,在于其视角的本源特性,这种本源性看似很低端,实则站在了世界的最高端,带有很强的普世价值观。

稍加留意,我们发现,身边的设计机构老总和设计师们,一面疯狂追逐最新款的手机,不惜到香港、新加坡甚至美国去买一个IPhone,一面绞尽脑汁地为手机厂家设计仿制方案。用正版是为了表明身份和彰显大师气质,设计盗版是为了赢得客户和利润。

郎咸平教授说一部三国演义的本质是,投机取巧。细细想想,确实很有道理。这种精神,在长时间的民间市井演绎过程中,产生了广泛的群众基础和共识,以至这种精髓经久不衰,到如今,随着人口的膨胀和信仰的缺失,这种精神有了更广泛的存在基础,可以说到了泛滥的地步了。

把好的结果寄托在外在环境变化上而不是自身努力上,这就是投机取巧的精髓。

由此看看现阶段国内的设计现状,着实让人堪忧。但对其前景的发展,本人持比较保守的态度,而不是悲观的态度。因为诚如鲁迅先生曾经提到的,中国人在投机不成,被迫作为的时候,“拿来主义”还是贯彻的很好的。再加上传统的吃苦耐劳精神,国内设计应该总体还会往前迈进,只是渐进的速度是缓慢的而非突飞猛进式的,是量变而不是质变。

一直很讨厌“山寨”一词,现在从投机取巧里看到了源头。回顾历史,但凡有创新的年代,中国都是强国盛事,而其他阶段充其量是个地大物博、物产丰富的大国而已。现如今,全国上下都在提创新,打造“设计之都”,“创新之城”云云,全民心态也在铺天盖地的主流媒体对大国向强国迈进的大肆宣传中日益膨胀,目光很“国际”,很“远大”,越来越多的老百姓开始热衷讨论GDP、CPI、股市、房地产等问题。可我认为,要成为强国,还是要从源头找出路,找方法,不能缘木求鱼。西方“以人为本”的思想越来越成为一场闹剧的情况下,优秀的中国文化精髓“天人合一”思想正好切中其要害,如能积极发挥,积极吸收国外先进经验,发扬吃苦耐劳精神,不但强国之路可见,强设计、强经济、强体制等等之路亦可清晰预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