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磅肉,一滴血


 一磅肉,一滴血

——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观后

一,挥霍与借贷

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是一部关于借贷和利息,犹太人和基督徒的戏剧。借贷关系中主要涉及的两类人,借款者和放款者。放款一方往往有着节俭和贪婪的形象,而借款一方则有着困窘和挥霍的面目。威尼斯城的纨绔子弟巴萨尼奥是一位亚里士多德、但丁和斯密意义上的挥霍着,“他们所有的收支账户,长期地、明确无误地、一贯地呈现出赤字。”(杰克·卡希尔:《教皇与银行家》,商务印书馆,2012年版,P93)但丁将这一类人安置在地狱的第四层。

巴萨尼奥准备向富豪之女鲍西亚求婚,他需要一大笔钱来准备行头及其他开支。他自己没有什么财产,但他有一位富商朋友,那就是安东尼奥。安东尼奥是一位威尼斯商人,从事对外贸易。他很富有,也颇仗义,但是他也面临流动性困难。他的财产都在商船上,这些商船正在从世界各大港口返回威尼斯的航程中。

安东尼奥交给巴萨尼奥一张担保书,他可以凭借此书向任何人借贷任何金额,债务最终由安东尼奥来偿还。

二,三千金币和担保物

巴萨尼奥不得已找到以高利贷为业的犹太富商夏洛克。夏洛克同意借钱给他,但要同担保人安东尼奥谈条件。

作为基督徒,安东尼奥看不起夏洛克。在基督教的教义中,借贷取息不具有合法性。犹太人的可恶且可耻之处在于,他们奉行《旧约》中不向自己兄弟取息的教义,却将“外邦人”作为他们盘剥的对象。他们的贪婪将自己的民族与整个世界在感情上割裂开来——他们自绝于世界。在安东尼奥的眼里,高利贷者夏洛克就是一条狗。即使接受他的金钱帮助,他仍然唾弃他。

夏洛克当然知道安东尼奥看不起他,不过,当安东尼奥因为金钱而稍微低下他高贵的头颅的时候,他感觉到一丝报复的满足。“他的样子多么像一个摇尾乞怜的税吏!我恨他因为他是一个基督徒,可是尤其因为他是个傻子,借钱给人不取利钱,把咱们在威尼斯城里干放债这一行的利息都压低了。要是我有一天抓住他的把柄,一定要痛痛快快地向他报复我的深仇宿怨。他憎恶我们神圣的民族,甚至在商人会集的地方当众辱骂我,辱骂我的交易,辱骂我辛辛苦苦赚下来的钱,说那些都是盘剥的来的腌脏钱。要是我饶过了他,让我们的民族永远没有翻身的日子。”(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年版,P24—25)

夏洛克同意借三千金币给巴萨尼奥,期限三个月,并且按照他们的一贯的主张不取利息。但是,他要求担保人提供担保物——如果到期不能偿还,他可以得到安东尼奥身上的一磅肉。安东尼奥体会到夏洛克的阴险,也知道这是一个陷阱。但是,他的财产何止十个三千金币,他对保住自己的一磅肉充满信心。

三,一磅肉和一滴血

局势的变化顺遂了夏洛克阴险的用心。由于海上风暴,安东尼奥的商船全部沉没,他全部的财产葬身海底。期限过了,安东尼奥无法归还三千金币。

报复的机会来了!夏洛克不仅要为自己报复安东尼奥,还要代表犹太人报复基督徒。“他曾经羞辱过我,夺去我几十万钱的生意,讥笑我的亏蚀,挖苦我的盈余,侮辱我的民族,破坏我的买卖,离间我的朋友,煽动我的仇敌;他的理由是什么?只因为我是一个犹太人。难道犹太人没有眼睛吗?难道犹太人没有五官四肢、没有知觉、没有情感、没有血气吗?他不是吃着同样的食物,同样的武器可以伤害他,同样的医药可以疗治他,冬天同样会冷,夏天同样会热,就像基督徒一样吗?你们要是用刀剑刺我们,我们不是也会流血吗?你们要是搔我们的痒,我们不是也会笑起来吗?你们要是用毒药谋害我们,我们不是也会死吗?那么要是你们侮辱了我们,我们难道不会复仇吗?要是在别的地方我们都跟你们一样,那么在这一点上也是彼此相同的。要是一个犹太人欺侮了一个基督徒,那基督徒怎样表现他的谦逊?报仇。要是一个基督徒欺侮了一个犹太人,那么照着基督徒的榜样,那犹太人应该怎样表现他的宽容?报仇。你们已经把残虐的手段教给我,我一定会照着你们的教训实行,而且还要加倍奉敬哩。”(《威尼斯商人》,P90—91)

磨刀霍霍的夏洛克来到法庭,要求得到他的担保品——安东尼奥身上的一磅肉。这时巴萨尼奥已经求婚成功。他带着六千金币来到法庭,希望与夏洛克和解。夏洛克的态度很坚决,即使六千金币中的每一个都可以分成六份,他也不会接受。“我向他要求的这一磅肉,是我付出了很大代价买来的;它是属于我的,我一定要把它拿到手。”(《威尼斯商人》,P130—131)

大家对夏洛克的残忍无可奈何之际,一个新的法官到来了。再次劝说夏洛克无效之后,法官提出自己的观点——夏洛克所要求的只是一磅肉,只能由他亲自割下来,不能多也不能少,只能割一次。而且,夏洛克所要求的只是一磅肉,因此不能让担保人流下一滴血。——夏洛克惨败。

夏洛克再要回巴萨尼奥先前提出同意支付的六千金币已不可能,三千金币甚至一个金币也甭想。法官还要对他提出新的惩罚——一个“异邦人”企图谋害公民性命,其财产将被罚没。一半归受害人,一半没入公库。安东尼奥还算仁慈,他表示自己愿意代管夏洛克的一半财产,死后将其交给夏洛克的女儿和女婿。夏洛克的女儿此前已经携带大量财产与一个基督徒青年私奔。安东尼奥还提出一个条件,要夏洛克改信基督教。

四,喜剧还是悲剧

《威尼斯商人》是莎士比亚的四大喜剧之一。结局皆大欢喜。行侠仗义的安东尼奥摆脱了危险,海难中损失的财产因为接管夏洛克的财产而得到偿还,而阴险、贪婪而卑劣的犹太人夏洛克受到了惩罚。还有,巴萨尼奥收获了美女,也收获了财富。……

但是,对基督徒成为喜剧的东西对犹太人夏洛克来说却是一场悲剧。夏洛克最后不仅报复失败,名声扫地,而且丧失了财产,还丧失了信仰。如果说法庭给了安东尼奥以公正,那么同时给了夏洛克以不公正。如同夏洛克所说的,犹太人和基督徒有什么不同吗?为什么基督徒的公正可以凌驾于犹太人之上?实际上,最后的判决是枉法的典型。新来的法官不是什么法学博士,而是巴萨尼奥的新娘鲍西亚。

如果不是鲍西亚的劝诱和误导,夏洛克完全可以争取到对自己有利的局面。比如说,夏洛克要求的是一磅肉,并没有说非要自己去割,而可以要求对方自己割下来。当然,割肉本身有违道义,但就事论事,夏洛克完全可以提出这样的主张。还有,在一磅肉和一滴血的关系中,有着贷款与利息关系的隐喻。提出一磅肉而不带一滴血要求的,应该是夏洛克而不是对方,因为对方是反对借贷取息的,因此可以向他们提出割肉而不带血的要求——按照借贷而不取息的要求,你们应该可以做到割肉而不带血!

从引申的意义来考察,悲剧不仅属于夏洛克。夏洛克对去财产拥有合法权力,本来无可置疑。但是,以惩戒贪婪的犹太人为借口,夏洛克的财产权变得不再神圣,甚至不再合法。威尼斯的某位浪荡子可以勾结夏洛克的女儿盗窃夏洛克的财产;而最终,以法庭的名义,夏洛克一生辛苦积累的财产被罚没干净。夏洛克一生辛辛苦苦,勤俭持家,而借到三千金币的巴萨尼奥则肆意挥霍。《威尼斯商人》所传递的观念,不仅是谴责贪婪,还有容忍挥霍,鼓励霸占。在这个意义上,这部戏剧不是喜剧,而是悲剧。它是夏洛克的悲剧,是犹太人的悲剧,还是私有财产的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