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雾,中午雾,晚上雾。
事实上,这绝非是“贪婪”的问题。比如就在我们看到“‘1•11’山体滑坡的遇难者总人数是46人,而罗远菊一个家族的遇难人数就超过了一半,达到29人……‘我的孩子,我的亲人,我还没见到,怎么就给火化了?我是这个家族最后的幸存者,谁经过我的同意了?’罗远菊和母亲说”与新华社用凄凉的声音说:“高坡村,啜泣着入睡”时,会觉得此间出现,关于赔偿、搬迁与安置的争吵有些滑稽。
如后来《灾区重建地址选定,损毁房补5万》、《云南镇雄就匆忙火化遗体向遇难者家属道歉》、《云南镇雄暂不就强行火化遇难者遗体补偿家属》等,开始衍生问题时,我们一直望着窗外的大雾发呆。发愣。一直在心里祈祷,在云南镇雄山体滑坡中的“殇•逝”者安息,生还者与幸运者亦能尽快走出伤痛,去建设自己的美好家园。但是,我们的祈祷与祝愿意,并不们妨碍许多活着的人,为了生存,为了更好地活着,向国家能多要一些钱粮的坚持继续。有当地幸存的居民说,与我家房屋盖时花费的钱比起来,镇雄房补的那些钱绝对是杯水车薪。补偿总比不补好,更多住在帐篷里的人,正在眼巴巴盼望那笔钱能打到自己的帐户上。
就我们看来,它需要均衡一下。比起那些全家被夺去生命的人;人活着却一无所有了的人,最需要体现的是集体意识。要共同面对,不要为了个人私利影响别人的问题解决。是的,当周末的滇中媒体一片哀声之,当云南生活报周日的封面改成黑白素色,为46个在镇雄山体滑坡中遇难的生命祭上“殇•逝”二字时,我们本来并不想说什么。只想为“殇•逝”者祈祷,向活的人祝愿,并不想挖苦那些,借机揩油的人。
非常时刻,为安抚当地民众,从中央发出的声音是,习近平带头,新执政者包括李克强等领导同志做出指示。云南省省委书记秦光荣,也去过了现场。如果不出四川坟川大地震时的丑闻意外,有人借机克扣赈灾钱粮。这时的争吵,官方自然底气会多少足壮一些。
至于发生民众质疑官方未让家属见上一面自己的亲人,就火化了殉难者遗体火化了。当地官方已透过新华社作出“由于工作中考虑不够周全,对遇难者家属及亲属造成了伤害,镇雄县已责令县民政局及殡仪馆作出深刻的书面检查。县应急救援指挥部积极开展疏导和安抚工作,并代表县委、县政府向遇难者家属及亲属作出了诚恳道歉”的道歉。
官方解释说,当初之所以那么做,是因为:“一是灾区卫生防疫的需要,遗体如露天摆放时间过长,容易腐烂产生病菌、引发疾病传播;二是山体滑坡来势凶猛,许多遗体被挖出来后严重受损,情状非常惨烈,亲属看了可能无法接受,造成心理极度悲痛。因此,在确认遇难者身份、提取DNA检材、公安机关出具死亡证明之后,镇雄县将46名遇难者的遗体进行了火化。”
这时,我们并不怀疑官方此刻作出解释的诚意。但倘若只是考虑欠妥,把殉难者遗体火化了,非常时期,非常对待了一些事情,死亡者的遗体已经变成了灰,是权当从没发生过这等不愉快。之所以这么说的另一个原因是,云缅边界依旧炮火不断。缅甸灾民正潮水般往这里涌来。缅甸北部克钦独立军与政府军的战斗并没有停火的意思。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2日呼吁缅甸政府确保平民安全;美国国务院发言人纽兰敦促缅甸政府与克钦军停火,并开始和平对话。环球时报4日还说,缅军炮弹损毁云南民居,战机两次进中国领空。后来,虽说军事部门发言人称,关于缅军机进入我国领空的事子虚乌有,但我们仍旧从那些无助的难民焦急的目光与疲惫的脸庞上,找到了更多关于迷茫且又无辜的答案。
插上这段文字,并非是想看急于改善美缅关系,被外界普遍理解为对抗中国的奥巴马此间“作秀”的哈哈笑。是想说,人无论在何时,都要淡定,要用良心说话。特别是非常时期,面对灾难各方都应保持冷静。救灾要紧。灾民早日住上自己的房子,平安过冬要紧。是的,至于个中存在比较麻烦的潜在问题,稍后也许会解决。也许会被隐瞒下去。像镇雄滑坡中的殉难者一样,永远活不过来了。但问题却绝非这么简单。诟病的由来已久,人们的不信任感会不分场合地涌现出来。即使发生了灾难。
比如当云南官方请来的专家说过“没有发现此次滑坡与采矿活动有直接关系”后,京华时报就用“在村民看来,天灾之外还存在人祸因素,即与附近高坡煤矿采矿有关”,并以附加评论《镇雄悲剧背后有没有渎职》,去尽它们的媒体责任;南方都市报也见缝插针,以文章《“滑坡与采矿无关”要有令人信服的数据论证》中的:“一个被视为不可能发生地质灾害的地方,为何在这个冬季———地质灾害的‘真空期’发生山体滑坡呢?这是个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目前看来,至少专家没有向媒体公开可信的调查报告,至少在笔者看来,专家的说法是不可信的”,表示对京华时报的声援。
当然,后发勃起的新京报也不甘寂寞,并一直站在报道的前沿。他们用自己的视角“多矿工称滑坡正下方是采空区,专家组‘矿区边界距滑坡直线距离500m’结论遭质疑,煤矿一负责人表示灾难发生后煤矿停工”,印证最早对该事故提出质疑的京华时报所说不虚,来抨击云南专家“没有发现此次滑坡与采矿活动有直接关系”。
是的,新京报说的非常好:“村民不是专业人士,他们的质疑也只是建立在日常生活的经验基础上,未必正确。但是,专家组的结论同样没有给出支撑结论的详细内容……专家组或政府部门应花些时间精力,拿出更详细的调查报告。这不仅是给逝去的46人一个交代,更是为矿井林立的镇雄县做一次深度体检,避免‘真空期’的灾难再次上演。”
早上雾,中午雾,晚上雾。面对媒体的质疑与发问,我们该说些什么?列举标题的时候,原本是想说,这次镇雄山体滑坡,一定会让一些人有所警觉,会去思考灾难背后到底存在着什么?到底是人为的,还是自然的天灾。它给中国社会带来怎么样的思考,甚至还认为,这次镇雄山体滑坡,一定会给让人一些人的良心受到谴责。是的,就华时报的拷问——《镇雄悲剧背后有没有渎职》让我们产生了太多思考:
“在这个冷冬,云南镇雄山体滑坡带给我们难以言表的悲怆,一种在汶川和青海玉树地震中我们已经深切体味的悲痛。天若有情天亦老,如果不是恰逢寒假首日,也许许多孩子可以幸免。但是,现实不容假设,19名孩子与27名成人一起,覆盖在永恒的黑暗之中,永远被剥夺了春天。两天来救援一直在进行,但鉴于滑坡的规模,结局在事故发生的一刹那其实就注定了。一个被夷平的村庄,犹如大地新添的伤疤。”(文/梁石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