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枯叶开说


  一个组织,有年纪大的同志,也有年纪轻的同志,这是实现组织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但是,因年纪不同,资历不同,对未来诉求不同,想法与作为也就有所不同。有时候,因年龄断层造成心理断层、能力断层,甚至认识鸿沟,人事矛盾。最糟糕的情况是,不干事的给干事的挑三拣四,干事的沾染不干事的坏习惯,干与不干没两样,以至于整个组织失去活力,跌入退化陷阱,最终走向衰败。

  在宝鸡工作的时候,有一次请来了几位年轻同志,专门向年轻人提要求。我用手指着办公室放着的一盆花卉,面向年轻人强调说:一个组织就像是一盆花卉、一株植物,老叶子颜色发黄,以至于枯萎,最后凋落,这是正常的事情。旧的不去,新的不来;新旧交替,生生不息。这是生命新陈代谢的规律,生物进化的规律。紧接着,我话锋一转。手指着新叶子,加重语气,强调指出:但大家要想一想,一盆健康的花卉,一株健康的植物,刚刚发芽的新叶子,一定是生命力旺盛,生机勃发,新鲜靓丽登场。甚至可以说,新近萌发的叶子,其生命力是一盆花卉、一株植物的全部生命力所在。

  在一个组织内部,年轻人就像是一盆花卉、一株植物的“新叶子”。年轻人一定要富有朝气,富有活力,生意盎然,生机勃勃。我说,毛泽东当年曾向年轻人讲“你们是八九点钟的太阳,世界是我们的,也是你们的,但终究还是你们的。”我想,他老人家表达的大概也是这个意思吧!与年纪大的人相比,年轻人基础薄、未来长。用经济学的术语,就是年轻人可以有更好“预期”。用管理学术语,年轻人可以做更长远职业和生涯规划。为了这个未来,为了这个预期,为了这个更长远职业和生涯规划,年轻人应该有更多时间和精力的投入。

  我曾经年轻,我知道年轻人的想法,尊重年轻人的想法。我与年轻人敞开心扉,推心置腹,无所不谈。这时,我提出一个问题:请大家再细细想一想,假如一盆花卉、一株植物不光老叶子发黄了,新叶子也发黄了,将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我说,以我的学问来看,要么是营养不良,要么是病虫危害,要么是生理危机,总之这是不正常、不健康的标志,是病态的标志,是衰亡的前兆。如此,这盆花卉、这株植物还有希望吗?如果一个组织内部,年轻人缺乏活力,朝气消失,死气沉沉,不思进取,就像是植株的新叶子也发黄了,难道这个组织还有希望吗?

  年轻人是“新叶子”,一定要“生机勃发”。如何做到“生机勃发”?我进一步引申到了有关学习的理论。我说,大家看一棵大树,有树冠、树干和树根。树冠、树干 是地上部分,树根是地下部分。大家一般容易看见树冠和树干,这好比是人生取得的成就一样,比如某人的学问很大、某人的官位很高、某人的人品很好,这些似乎显而易见。但是,大家一定要清楚“根深叶茂”的道理。高大树冠、粗壮树干,其下面一定是庞大而深邃树根,根的世界、根的体系。树根支撑着树干,支持着树冠。对于一个人、一个组织,这个树根就是学习,就是学习力。

  我坚持认为,一个人一生有两件事情是不得不做的大事:一件是饮食,一件是学习。饮食是生物意义是需要,是人体物质代谢的需要,所有的动植物都有这种需要。学习是智慧人独有的需要,是精神进步、精神代谢的需要。学习构筑了人的精神世界,构建了脑生产资料,发展了脑生产资料,升级了脑生产力。通过饮食,保障人有“好身体”;通过学习,保障人有“好脑袋”。

  当然,这里所说的学习,包括读“有字书”,也包括读“无字书”,也包括读“无纸书”。处处留心皆学习。我们要从积极向上的生活和工作中汲取精神营养,丰富知识,增长见识,升级头脑,发展自我,超越自我。这样,方能永葆青春,始终郁郁葱葱,生机勃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