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以及沪深交易所相关转融通规则及实施办法的颁布,标志着“炒作”了多年的转融通将开始莅临A股市场。如果转融通中的转融资与转融券业务能同步推出,个股做空时代将真正开启。但毫无疑问,目前推出的转融通业务却是“跛脚”的。
虽然转融资、转融券业务规则一并发布,但根据监管部门的安排,转融资业务试点将先行启动,而转融券试点尚需进一步进行技术系统与业务组织方面的准备,将会在条件成熟时再择机推出。什么时候才算是“条件成熟”,一切显然都在监管部门的掌控中。
A股市场在历经两年“熊霸全球”的洗礼之后,今年的股市仍然是一塌糊涂,股指持续创出新低,投资者信心丧失殆尽,即使监管部门罕见地力挺蓝筹,但蓝筹就像扶不起的“阿斗”,而股市也没有任何见底的迹象。为了避免转融券做空后造成市场更大的下跌风险,监管部门先推转融资,无疑有其良苦用心在内。更何况,根据市场的测算,转融资的资金规模将高达1200亿元,并不是小数目。
融资融券试点开始实施后,由于受标的证券的限制,也由于投资者习惯做多而不习惯做空,融资与融券余额呈现出严重不对等的格局。来自Wind资讯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8月18日,沪深两市融资融券余额合计332.29亿元,其中融资余额329.69亿元,占比约99%;融券余额仅2.58亿元,占比不足1%。事实上,融资余额占比超过97%以上,而融券余额常常占比不到3%的现象几乎贯穿于融资融券的试点期间。
转融通业务应该是转融资与转融券的“比翼双飞”,但监管部门出于呵护市场方面的考虑,却使转融券变成了“隐形的翅膀”。正如一个人走路,两条腿走路才能走得更好,也才能走得更远。但就目前的情形而言,监管部门推出的转融通业务,只能称之为转融资业务,也就是说,目前的转融通业务,仅仅只是在“跛脚”独行,也导致转融通有名无实。
与融资融券试点一样,受可借出标的证券所限,即使今后转融券“被放行”,转融资余额远远超过转融券余额的局面同样不会得到改观。投资者通过转融资融入的资金可以参与挂牌的所有A股进行交易,但转融券的标的证券却被限制在280只股票范围内。尽管这些标的证券对市场的影响更大,但融资买入证券与融券卖出证券同样呈现出不对等的一面。
推出转融通的目的,不仅仅只是为了完善A股市场的做空机制,不是为了给券商制造更多的盈利点,也不仅仅是为了完善市场制度建设的需要。转融通最重要的目的在于,使个股的估值更合理,更理性。如果个股估值偏低,投资者会自发地融资买入;如果个股估值偏高,会被融券者“自觉”地做空。推而广之,如果整个市场大幅上涨后泡沫横飞,会遭到融券者的狙击;如果市场遭遇持续下跌,而个股估值极具投资价值,必将吸引融资者的逢低买入。从这个意义上讲,转融通业务亦有防范市场暴涨暴跌的作用。当然,其前提是市场处于一种正常的常态,而绝对不是像A股一样总处于亚健康甚至是病态的状态。
“跛脚”的转融通业务
评论
2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