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故事之起源


“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道出禅宗与其他宗派差别。那么禅宗起源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按照禅学者的说法,禅的历史始于佛陀在灵山会 上一枝美丽的金波罗花示众之际。关于这个说法在《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Dialogue of the Buddha and Mahapitaka Brahmaraja)中有记载。
“波罗门来到佛弟子聚会的灵鹫山,将一枝金波罗花(utpala)奉与佛陀,俯身在地,求佛说法以惠有情众生。佛陀升座拈花示于诸佛人天之前;无有应 者;唯大迦叶尊者,破颜微笑。于此,佛陀对众说:‘我有得见妙法之眼,即是涅槃,是心,是实有与非实有之奥秘,是超越的真理之门。现在我将它传于摩诃迦 叶。’”(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今咐嘱摩诃迦叶)摩诃迦叶把这可见入法之深处的“眼”传给他的继承者阿难 (Ananda),而这次的传递记载是这样的:
阿难问迦叶:“除了衣钵之外,你从佛陀接受的是什么?”迦叶呼叫说:“阿难。”阿难回答说:“在此。”于此,迦叶说:“你可不可以把门口的旗杆放下 来?”在接受这个讯息之际,一道光明照破阿难心,于是“心印”就从摩诃迦叶传给了这个佛弟子。至此,摩诃迦叶为禅宗的初祖,阿难为二祖开始了禅宗的传承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转载自 王光卫中文博客, 本文链接地址 禅宗故事之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