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三上证指数盘中跌破2000点,但市场分歧并没有因为指数破了2000点而减少。国内较为极端的看空者认为沪市真正的估值在1000点处。但与此同时,美国素有“末日博士”之称的麦嘉华却认为目前的沪市指数已经严重超跌,但长期投资仍需谨慎。我目前的观点,当然与麦嘉华的较为接近。
其实,从较长的历史周期看,例如十年内,我也是对中国股市持相对偏淡的看法的,但我对近阶段的大盘,并不认为非常的悲观。我曾经在新浪微博上发表了这样的观点:中国股市,至少十年内,将很难再见6124点。理由很简单,未来十年,是中国经济结构性转型的十年。在旧的支柱性产业房地产和汽车被推倒后,新的支柱性产业将有一个重新培育的过程。这个培育过程,没有一至两个“五年计划”,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
其实,我们只要留心一下中国台湾股市和日本股市的走势状况,就可以看到:自从二十年前,台湾加权指数和日经指数创出了相当于中国大陆A股的6124点的峰值后,其后几十年的时间,指数从来就没有再创新高过。台湾加权指数20年来一直是宽幅震荡,而日经指数更是长期重心渐次下移。而我们知道,中国台湾地区的科技和服务转型还算是做得相对比较好的,但转型20年,指数还是没能再创新高。可见,要在中国大陆这么大的地方培育出新的对于国民经济有重大作用的支柱性产业,没有时间、科技和经验的积累,谈何容易?
自从有了股指期货,市场的格局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原先那种只能单边做多才有机会赚钱的盈利模式已经一去不复返。既然多空都能赚钱了,在上市公司盈利没有重大变化的情况下,市场在一定范围内的区域性宽幅震荡也就成为最大的可能。
由此可见,对于未来十年中国股市的大格局,我是持长期宽幅震荡的观点。显然,我完全不赞同那种不切实际的十年大牛市的观点。但是,对于近阶段的大盘走势,我却不是那么悲观。
首先,即便中国经济再怎样有问题,股市趋势再怎样熊态,市场规律还是会起作用的。这就是:过度超跌,就必定引发反弹。那么,现在指数一路下滑跌破2000点,算不算超跌呢?
实际上,2000点跌破与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上证指数月线图上,已经出现了历史上罕见的五连阴。而我提出的2000点上下50点的所谓“金刚底”,在技术分析通道图上又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关键位置。指数要想很容易地击穿该区域并继续毫无遮挡的下滑,几乎是不太可能的。所以,我仍然强烈认为,目前大盘是在构筑一个周线级别的阶段性复合底,以便为其后的一个稍稍像样些的反弹创造技术上的条件。
还有两个交易日,就是中秋和国庆长假了。经过了上周的长阴线之后,节前大盘的这根周线还会有较大的下探吗?我看未必。换言之,即便是指数跌破了2000点整数关,也仍然处在我提出的2000点上下50点的关键支撑带上。我们并不对节日前后的市场走势过于悲观。因为,技术上的理由很简单,上周阴线的5周乖离太大了,本周就很可能是一根类十字星的周K线。所以,是否跌破2000点,并不是我们关心的内容。
接下来,就是一个老问题了:持币还是持股过节?
其实很简单。如果你是根据大盘指数的波动来决定操作策略的,那么,在市场趋势尚未扭转之前,选择轻仓无可厚非。但别忘了,那些想要腾出资金去做节日理财产品的人,正是节前两天选择抛售的主要对象。如果大盘节后不下跌,这些人,也许就是回补仓位的动力之一。
而如果你是一个价值型投资者,只要你选好了优秀品种,那么,节前两天的回落,恰好是你逢低买入的机会。尤其是,如果你选择的股票,恰好是第四季度业绩爆发型的好企业例如像中药保健板块中的滋阴补血冬令进补型公司,那么,即便是重仓又如何?完全可以按照持股过节的既定方针办。
其实,未来市场的投资,将更多地依赖于对于企业价值和成长内涵的投资。一个简单的例子是,过去十年,上证指数十年如一梦。但如果是投资了贵州茅台、五粮液、云南白药、片仔癀、东阿阿胶、同仁堂等股票的投资者,则真真切切地享受到了企业成长所带来的丰硕回报。所以,即便是未来十年的指数还是在2000点上下1000点进行来回震荡,只要我们能够找到穿越牛熊的优秀企业,结合新的金融工具的利用,立体化地进行投资,我们就能够将大盘指数远远地抛在后面!
总之,股市进入了新时代。我们的投资,也要有新的理念和新的策略。
股市进入新时代 投资要有新理念
评论
编辑推荐
13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