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则消息看光伏


   早上起来,习惯性的打开电视和网络,几则不很相关的消息在头脑中挥之不去,重大结果往往是在一些细小的信息中提示着人们,笔者轻松的状态进入一种认真地思考。这些消息是奥巴马总统明确要求美国企业家将就业机会保留在国内;“中电联”将要上报国务院的电价改革课题研究方案的中心是要形成竞争的电价机制;发改委副主任刘铁男在能源工作会上讲话中的一点好像更应该引起注意:光伏发电项目或由国家统一规划。对此,关心光伏、善于研究的人都会有自己的解读。

  中美光伏贸易摩擦前景将变得更为复杂。中美之间作为竞争对手,美国对新兴国家中国各方面的压制将是旷日持久的。2008年的金融危机,既反映美国金融监管制度的滞后,也反映其经济的空心化,进而表现的经济不平衡,对于美国努力维持其强国地位总感力不从心。发展实体经济,必然对外来产品设置障碍。对中国光伏企业来说,在欧洲市场受限,上升中的美国市场日益重要,“双反”背后所包含的潜台词可能是多重的。前一阶段,“美国平价太阳能联盟”一致反对对中国光伏的“双反”,美国商务部已经将对中国是否补贴太阳能电池制造商的裁决推迟到2月,加之有评论说去年底奥巴马支持“双反”只是政治策略所需,好像“双反”形势有所缓和。但此次奥巴马对工商业的喊话似乎更反映他深层次的考虑,联想他一贯的认识:谁掌控了新能源谁就掌控了世界的未来,中国光伏业不能掉以轻心,不应再幻想他视察光伏企业,鼓吹安排就业仅仅是争取连任的表面文章,今年中美之间围绕光伏行业的贸易摩擦将更为复杂。

  光伏市场长期看好更加明确。2011年又是一个各地拉闸限电此起彼伏的一年,电力不足严重影响中国经济的发展和民众的日常生活,这种局面长时间得不到改变的根本原因是电力供求市场化运作的严重不足,总之国家努力维持的电价水平,在中国经济发展已经具备一定实力的今天,到了非改不可的攻关阶段。据信息披露,“中电联”研究报告的改革思路与2003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电价改革方案》方向一致,“十三五”期间电力市场要引进竞争机制。近期目标是:合理提高电价水平,推进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建立分时电价和阶梯电价的两部制上网电价机制;远期目标是:在进一步改革电力体制的基础上,发电、售电价格由市场竞争形成,输配电价格在政府监管下独立定价。改革是有成本的,其直接结果一定是电价的提升。这将再次确认《中国光伏发电平价上网路线图》分析的合理性,必将加速实现光伏发电平价上网的时间表。

  国家或将加强对光伏发电市场的规划、管理。2011年是中国光伏电站建设大跃进的一年,被称作中国的“光伏元年”,既给中国的光伏企业带来希望,也隐约反应出许多问题,如各地光伏科技园的野蛮生长,光伏电站的大干快上,输电网络的能否承受之重等等。 1月10日,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能源局局长刘铁男在2011年度全国能源工作会议上表示,2012年将实施第二批规模为1500万到1800万千瓦的风电项目建设计划。同时,将实施“十二五”第一批规模为300万千瓦的太阳能光伏开发计划。分析人士据此指出,这意味着继风电之后,光伏发电也列入国家统一规划。从经济学角度讲,市场是反对政府干预的,市场的自由竞争更有利于产业的发展。但是光伏产业从根本上讲,目前还是处于由扶持政策为基础的产品市场向市场化为基础商品市场过渡的阶段,政府对光伏市场的规划、补贴、定价等方面的指导作用不可或缺。对于未来快速增长的国内光伏市场,为了避免复制风电和其他国家光伏发展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国家对光伏发电的管控进一步从严是十分必要的,今年国家对于光伏电站建设规模和补贴将是更加审慎的态度。

  总之,2012年的中国光伏业前景将是既光明又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