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逸枫:做空中国企图牟利实属无耻


谢逸枫:做空中国企图牟利实属无耻

   导读:几十年间的持续高速增长使中国经济越来越被看好,中概股也一度成为海外资本市场的宠儿。然而去年以来,从美国刮起的“做空中概股”之风越来越猛,为数众多的中国公司一旦遭遇做空,往往陷入股价暴跌、市值缩水甚至无奈退市的境地。是谁在做空中概股?为何偏偏选择中概股?做空者能从中获得什么好处?2000年4月13日,新浪在美国纳斯达克股票市场正式挂牌交易,代码是SINA;6月30日,网易上市;7月12日,搜狐上市。这一年也成为“中概股”元年。因为国内证券市场实行审核制,门槛过高,不少上市无门的企业,纷纷以三大门户为榜样,赴美上市,实现“赚美国投资人钱”的财富梦想。但情况从去年起开始有了变化。

   美国格理集团首席经济学家、亚太城市房地产研究院院长谢逸枫直言:“一些国外机构违反最基本职业与社会的底线道德,沦陷为某些利益集团谋取暴利的工具,恶意做空中国就是牟利实属无耻。”

   2011年6月开始,数十家中国概念股频频遭受做空机构攻击,据统计,2011年8月至今,在美上市的中概股已有23家退市,其中从纳斯达克退市的有15家。2012年8月7日上午,香橼 (CitronRe-search)在其官方网站发布一份名为《双面如新》的报告,认为如新在中国国内涉嫌非法“传销”,致其股价一度下跌12.7%。如新是一家在中国做直销的美国纽交所上市公司。它只是香橼众多猎物中不太起眼的一个。香橼是一家美国做空机构,创始人及唯一员工是一名40岁的犹太人,名为安德鲁?莱福特。让香橼和他大名远扬的是2012年6月20日,他发动的对恒大地产的做空,这次不成功的猎杀,让地产富豪许家印的身家在两个小时里蒸发了130亿港元。莱福特和他的香橼得了个“中概股杀手”外号。

   2001年8月至今,他已累计发布150余份针对上市公司的负面报告,其中绝大多数都是针对在美上市的中概股。自2006年起,莱福特共对21家中国海外上市公司发动袭击,其中有16家股价跌幅超过80%,东南融通、中国高速频道等7家中概股都是在其攻击下最终退出美国资本市场的。与香橼齐名的还有浑水、OLPGlobal、Al-fredLittle等机构。做空机构与中概股的猎杀与反猎杀游戏,愈演愈烈。尽管这些机构偶有“失手”,但更多时候中概股创始人只能眼睁睁看着手中的财富慢慢蒸发掉。

   第四轮做空中国来了,2012年9月5日,空头袭击中国民生银行背后确有黑手瑞银、摩通两大国际投行,还有三大评级机构。尽管民生银行及时、积极面对挑战,正面回应市场“谣言”,但并没有看到政府高层或相关部门高层出面表态,这既是一个重大遗憾,更可能是外资投行敢于肆意攻击民生银行这类非国有银行的重要原因。我们看到的事实是:不仅民生银行,同时还有兴业银行、浦发银行一样受到攻击。我们的判断是:做空中国第四轮已经拉开序幕。第一轮发生于2011年3月,华尔街做空机构声称,中国房地产泡沫相当于1000个以上的迪拜,预言中国经济在未来9到12个月内崩溃。

   第二轮发生在2011年6月底,标准普尔和高盛联手唱空中国银行股,所用理由为地方融资平台问题。它们无视中国官方数据,肆意捏造数据,认为中国银行业的不良贷款率将因地方平台贷而新增4000亿美元坏账。第三轮则发生在另一条线路实体经济。以浑水公司为代表的证券分析投资机构,从2011年6月开始不断发难中国境外上市公司,直至今年6月,开始通过造谣做空中国概念股。现在,他们的魔掌已经伸向A股。有媒体报道称,浑水在国内已经高薪聘用记者,专挖A股上市公司黑幕。

   美国格理集团首席经济学家、亚太城市房地产研究院院长谢逸枫表示:“无论是唱衰中国实体经济,还是还是拿地方平台贷说事或预言中国房地产泡沫破灭,其核心所指都是中国银行业。不同的只是表面理由的差异。银行股是做空中国的突破口。”

   从历史经验看,做空势力很有耐心,他们会一点一点地、持续不断地撕开中国经济的裂缝,然后再彻底砸烂。我坚信,现在发生的第四轮做空攻击已经非同寻常,因为中国经济已经不是无懈可击了。首先,在一轮过度紧缩的政策作用下,中国经济、尤其是实体经济确实已经出现很大的问题,整个经济肌体已经变得十分虚弱;第二,中国市场信心已经极度脆弱,这使得“谣言”都可以发挥超强的负面作用,使得做空中国变得更加具有威力;第三,中国正值换届当口,做空势力期待此时中国中央政府对经济的关注度降低;第四,中国金融监管者向市场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做空工具,这使得做空中国更加方便。为什么说“欧美货币进一步量化宽松”对中国将产生灾难性的后果?

   美国格理集团首席经济学家、亚太城市房地产研究院院长谢逸枫指出:“美元和欧元都是国际储备货币,它们的贬值,必将导致大宗商品价格的无度上涨,近而从成本端推高中国物价,使得中国企业生产成本更高,投资、消费需求更弱,这将为做空中国势力提供更为坚实而充分的理由。”

   正所谓“山雨欲来风满楼”。更要命的是,欧美进一步摧毁中国经济的“原子弹”开始启动。这就是“货币进一步量化宽松”。美国的QE3已经箭在弦上,而欧洲央行也已再三透露其“无限量收购债券的计划”。尽管欧洲央行同时表示将采用“对冲”手段,及时收回他们认为多余的货币,但我看,对冲不过是个幌子,因为他们为了甩掉债务包袱,并不愿意对冲或削弱债务货币化的力度,更重要的是,他们根本没有对冲工具。2012年9月14日凌晨,美联储在结束货币政策会后宣布,启动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QE3):将每个月向美国经济注入400亿美元,直到疲弱的就业市场持续好转。此外美联储还承诺将超低利率进一步延长至2015年。受此影响,国际油价13日上涨。

   美国格理集团首席经济学家、亚太城市房地产研究院院长谢逸枫表示:“从前两轮量化宽松的实施来看,流动性的注入与美元贬值均会导致全球能源与大宗商品价格上升,最终传递至中国的CPI,中国通胀压力,特别是房价上涨压力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