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下此文,我丝毫没有不爱国的意思,我家也没有使用任何日本的产品,包括车和电器。只是想分析一下任然在燃烧中的钓鱼岛事件中,我们还有哪些值得反思和需要理性的地方。仅此而已。
一、爱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不能是一时的冲动,“愤青”可以宣泄一时的激情,过分了却是害人害己,每当中日两国发生摩擦,不论是日本政府领导人参拜靖国神社,还是否认南京大屠杀,还是钓鱼岛问题的发酵,我们都要示威游行,抵制日货,甚至打砸日系汽车。可没事的时候满街跑的车流里,有多少日产汽车?有多少个中国家庭中没有日本电器?现在钓鱼岛闹成这个样子,连中国人开的日本料理店都不得不关门停业,这有什么联系呢,难道当初日本人修的京津公路,我们也不要走了?反观韩国,从韩国大使馆,到普通民众,大家开的都是国产汽车,人家也没说抵制日货,这不值国人得反思?
二、“重拳出击”、“强烈反制”成为目前最流行的词汇,似乎“中日难免一战”已是定论,可是我们仔细分析,战争恐怕还是比较遥远的事情。对日本而言,和平宪法是立国之法,其自卫队只能用于本土防卫,如果在接下来的钓鱼岛冲突中擅自动用自卫队,那将是冒天下之大不韪,而对中国而言,和平谈判解决国家之间的领土问题是我们一贯的方针,在此情况下,中国绝不可能主动挑起中日之间的战争,即便是小规模的局部战争。看看国防大学乔良教授和前驻日大使,日本问题专家徐敦信的分析,这是两位比较理性的专家。
三、战争是万不得已的情况下,解决领土问题的极端手段。中国政府现在已经动用法律,外交等措施进行应对,理性的抗争不能演变为对战争的呼唤,一旦炮声响起,最倒霉的还是颠沛流离家破人亡的平民,这不仅包括中国人民,也包括日本人民。电视连续剧《小姨多鹤》中命运多舛的战争遗弃子多鹤,难道不值得我们同情?
四、日本右翼和政府狼狈为奸,弄出购岛闹剧,其本质原因在于日本国力衰退,深感在钓鱼岛问题上时不我待,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这正是日本民族“居安思危”,危机感很强的表现。深深的体现出日本对于中国崛起的失落感,如果是倒过来,我们会怎样?我们会再次发生“文化大革命”这样的国内运动?发展才是硬道理,这话永远都是真理!近些年蒙古大呼拉尔传出回归中国的声音,这是为什么,还不是因为中国改革开放,国力增强的原因。
只要中国不断地发展,国力强到足可以影响全世界的时候,在钓鱼岛问题上就不再需要讨论是否使用经济手段的问题,那时日本不用别人发声,自己就会掂量的。不是吗?当然我们在对待日本的挑衅时,进行有理有利有节的坚决的斗争,这是必须的!
争做大国文明理性的世界公民
评论
3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