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由于机床、仪表等领域的发展,带动我国金属软管产业快速壮大,我国金属软管业已基本确立了市场经济地位,同时也成为世界各国广泛关注的新投资领域。据同丰金属软管观察,世界资本已经加快了对中国金属软管业的渗入力度,国际金属软管业巨头纷纷抢滩中国金属软管市场,我国金属软管企业在具有美好前景的同时,也将面对激烈的竞争。
在全球金属软管行业当中用,拥有先进金属软管生产技术的国家主要有:日本、美国、德国等,对于高精度与复合性金属软管开发,不论在设计能力或制造技术上,均有领先的地位,同时也拥有练习精良的技术研发人才。其中,日本金属软管厂商在技术上较重视抛光与研磨加工制程,德国金属软管厂商则由提高机械加工与放电加工的精度与效率着手,以降低手工加工的时间。据同丰金属软管介绍,由于受欧洲债务危机和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等不利因素影响,欧、美、日等工业发达国家2011年经济发展情况普遍差于预期。同时,我国的汽车、机电等行业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放缓了发展脚步。国际国内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下,2011年中国金属软管工业发展也有较大回落。根据中国金属软管工业协会发布的数字,2011年全国金属软管总销售额约为1,240亿元,比上年同比增长10.7%,进出口主要国家为德国、美国、日本、韩国、英国、法国、西班牙、意大利、瑞典、荷兰、捷克、挪威等国家和地区。
由于工业发达国家人工成本的持续提高,迫使他们为了降低生产成本而不得不把金属软管不断向发展中国家尤其是像我国这样有较好技术基础的发展中国家转移。在市场规模上,不论产值或国内需求以日本衰退最为明显。在营运成本上,常面临高工资、高福利的问题,因此下游产业或金属软管厂商逐渐将生产据点移往邻近的新兴工业国或技术后进国家,以降低劳工成本,增强价格竞争力,但是这样的趋势往往会造成技术无形中外流的疑虑,使得本身更须投入大笔研发费用,以加速提升加工技术与高速机械性能,拉大彼此间的差异。跨国公司到我国来采购金属软管的趋势尚在发展之中,国际新兴市场的开拓也大有可为。因此,虽然我国金属软管行业整体发展速度有所放缓,而且面临比较激烈的竞争,但发展前景仍然比较乐观。
2011年,我国金属软管出口增长高于预期,结构调整效果显著,创新能力得到提高。纵观国内外的发展趋势,“十二五”期间我国金属软管制造业发展空间广阔。据同丰金属软管介绍,去年中国金属软管制造业虽然在复杂和趋紧的环境下运行,但在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国家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和“稳增长、调结构、促平衡”的贸易政策以及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影响下,行业全体职工积极努力,克服周转求生存,升级创新求发展,增长速度虽然有所放缓,但全年金属软管总销售额和出口额还是达到了1,240亿元和30.05亿美元,都创出了历史新高,而且技术进步和结构调整成效明显,实现了“十二五”的良好开局。
在看到美好前景的同时,同丰金属软管也提醒国内金属软管企业,目前我国金属软管业存在的问题也不少。由于我国金属软管标准化工作起步较晚,使得金属软管标准件生产、销售、推广和应用工作也比较落后,伴随着的金属软管标准件品种规格少、供应不及时、配套性差等问题也一直长期牵绊着国内金属软管的发展,而以上原因直接导致金属软管标准件使用覆盖率较发达国家偏低。虽然近些年已经得到改善,但较之日本、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仍有不小差距。
近年来由于外资企业的介入,随着全球加工业重心加快向我国转移,使得我国金属软管使用覆盖率的比例已有较大提高,目前这一比例大致为40%至45%之间。
虽然跟国际上的70%以上覆盖率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但是相比之前已有很大的进步。而金属软管标准件的覆盖地域以珠三角为主,尤其是广东的金属软管企业金属软管标准件的使用覆盖率远远高于其它地区的金属软管企业。同丰金属软管分析认为,“十二五”期间我国金属软管业市场潜力巨大,同时也将获得吸取国外先进技术、资金的良机,只要国内金属软管企业能充分利用中国金属软管业迅速崛起的契机,通过提供相关服务达到整合资源,互相配套的目的,苦练内功,加快产品和企业结构转型,加大对高端金属软管材料和技术的研发力度,我国必将进一步稳固“世界金属软管大国”地位,增强竞争力,从而使金属软管业走出目前的不利境地,从“金属软管大国”向“金属软管强国”的地位转变。未来十年,中国发展成为世界金属软管中心并不是梦想。
中国金属软管面临极佳发展趋势 打造金属软管强国
评论
16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