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奥运TOP赞助商变化感受经济冷热


日前,《每日经济新闻》的记者李卓,就“伦敦奥运TOP赞助商与北京奥运赞助企业的品牌对比、趋势分析”话题,采访了上海卓跃营销咨询传播机构首席咨询顾问庞亚辉老师,本文为采访记录。

从奥运TOP赞助商变化感受经济冷热

【背景】

在北京奥运会的12家“TOP赞助商”中,可口可乐、麦当劳、VisaGE、欧米茄、三星、斯伦贝谢、松下8家企业续约伦敦奥运会。

联想、柯达、宏利保险和强生4家则选择退出伦敦奥运会。加上宝洁、宏基、陶氏化学3新面孔,组成了伦敦奥运会11TOP赞助商的新阵容。

【话题】

《每日经济新闻》:从品牌效益的角度,哪一类的企业和奥运会的粘合度比较高、品牌效应会更好得到显现?比如续约的8家企业、退出的4家企业和新加的3家企业,从他们身上是如何体现?

庞亚辉:作为奥运TOP赞助商,因为面对的是全球性的消费者进行沟通,因此,该品牌必须是具有一定的高知名度和美誉度,同时渠道网络在全球市场已经较为密集,必须是跨国类型的公司。

因为奥运赛事的稀缺性和集中的高关注度,以及受众范围的宽泛性,品牌企业的奥运赞助,更多的是起到品牌提醒、品牌强化和品牌深度沟通的目的,在奥运之前开始,在奥运会结束之后,仍可以延续这种赞助效应。

    从品牌效益的角度谈赞助,消费品类企业或者与生活相关性比较紧密的企业与奥运会的粘着度最高,比如可口可乐、麦当劳、三星、松下、欧米茄、VISA、宏基、强生、宝洁、联想、柯达、宏利保险,等等。这些品牌能够直接与目标受众产生沟通,形成共鸣,并潜移默化地引导购买决策,或者甚至产生随性决策。

每日经济新闻》:结合品牌效益,看“TOP赞助商”队伍的品牌结构,是否有规律可循?(哪一类比较占主要?比较有持续性?)

庞亚辉:最直接的,最适合持续性赞助奥运的品牌,是快速消费品品牌,可口可乐、麦当劳。其次是耐用消费品,像三星、GE、松下、宏基、欧米茄等。第三是生活用品类的,比如强生、宝洁。再其次是工业品领域赞助奥运,比例相对较少。

《每日经济新闻》:就赞助趋势而言,是否看好这8家续约赞助商在下一届奥运会继续续约?奥运队伍总数是否会继续减少还是增多、持平?奥运赞助队伍的品牌结构是否还会发生大的变化?(例如这次宝洁替代强生、宏基替代联想,品牌结构不算发生大的变化,但柯达和宏利保险的退出,与陶氏化学的新入,就是奥运队伍品牌结构的调整。)

庞亚辉:这里谈企业赞助奥运,与几个条件相关,第一,下届奥运会在哪里举行至关重要,奥运举办城市及所在国家或者大洲是不是重要的目标消费市场,这是任何企业赞助首先要考虑的先决条件。2016年举办城市是巴西里约热内卢,市场吸引力相对亚洲或者欧洲较弱。第二,看整体的未来宏观经济走势预期,即在2014-2017年这个时间段,国际经济形势是向上还是向下,如果向上,必然激发企业赞助奥运以抢夺市场的决心。第三,是企业自身的现实情况,以及企业自身的发展战略需求。比如柯达,近几年发展一直是走下坡路,自身不保何谈赞助。联想赞助北京奥运是因为大中华区市场是联想的主销售市场,同时又是自己的主场,必须赞助以阻击竞争对手,而且2008年前后,是联想收购IBM电脑事业部后必须要强力启动全球化品牌的关键节点,而奥运是最佳契机。

    结合上述分析,8家是否全部续约下届不太好预测,但主体企业会仍然在。同时,TOP赞助商可能会进一步减少。至于品牌结果,消费品品牌会进一步占据优势地位。

 

链接:《每日经济新闻》简介

www.nbd.com.cn

创刊于2004129日的《每日经济新闻》是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成立的一张全国公开发行的财经类日报,自20085月《每日经济新闻》改版从上海逐步走向全国市场后,这份全新的财经日报迅速成为2008~2009年度中国成长性最快的新锐财经媒体。

    目前《每日经济新闻》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苏锡常、成都等地设有新闻中心和分印点,并由此辐射全国。

     改版之前,《每日经济新闻》管理层确定了坚持权威、专业、好看、有用的办报理念,力求保持新闻锐利、眼光独到,对财经业界和投资者有价值。过去一年多的实践,《每日经济新闻》凭借敏锐的新闻触觉,秉承推动社会公平正义就是媒体良心理念,以中国首张都市财经日报为标杆,专注于公司新闻和投资理财服务,以坚持真实、敢说真话、忠于读者的独特气质,受到广大企业、专家、投资者的高度关注。

目前,新版《每日经济新闻》已被评为中国最具影响力产业类媒体”“中国成长最快财经媒体,是全国三大综合类财经日报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