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走近天津,就像走进一段辉煌的断代史。翻开天津的历史,就像推开一座禁宫封闭已久的大门。吱呀一声响,新鲜阳光照射在天津尘封的历史上,拂去历史的尘埃,你会发现被人遗忘已久的天津曾经是多么的尊贵和荣光。
人们对这座承载了太多历史风云变换的城市充满了太多的偏见和无知,而天津如同的宏大沉默曲折辉煌的历史一样,不说一句怨言,只希望在新的10年里焕发出新的青春,用事实和行动让人们重新审视这坐曾经伟大,现在正在走向伟大,未来必将伟大的城市。
梦回北洋,不是想复辟,更不是想倒退,而是梦想天津在未来10年里再现晚清时代大天津时代的辉煌。
北天津,南上海,这是晚清及民国时期对天津历史地位的最大肯定。跟上海一样,天津的发轫也源于洋务运动和列强的进驻。两次鸦片战争和庚子国变对中国式耻辱,但客观上为天津和上海的兴起提供的机遇和条件。
天津作为直隶总督的驻地是其中心城市地位确立的历史源头,李鸿章和袁世凯兴办洋务和发展北洋势力让天津的北方工业基地名称第一次出现在历史舞台上。
北洋,这个中国近现代史怎么也绕不过去的名词是和天津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小站练兵、张勋复辟、府院之争、铁血北伐,无数的历史瞬间都定格在天津。李鸿章、袁世凯、段祺瑞、冯国璋、阎锡山、吴佩孚等北洋人物在天津轮番登场,用善舞的长袖、显耀的武力一遍遍激荡着中国的共和进程,可以说没有天津就没有北洋的辉煌,没有北洋也没有天津的繁荣。
第二次鸦片战争过后英、法联军占领天津,天津被迫开放,列强先后在天津设立租界,租借带来了西方的文化和经营理念,让古老的天津融进了异域文化,焕发出新的生机。
中国近现代工业发源地、北方工业基地、经济中心、金融中心、贸易中心、航运中心,现在用来形容的词语都可以用在那时候的天津身上。那时候的北京只剩下行政文化中心的名头,随着清政府的覆亡,八旗子弟的落魄景象成了北京当时最真实的写照。
莫向花间留晚照,且看风云自轮回。
怀旧是因为现在的不如意,以广深为龙头的珠三角和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的崛起让天津这个昔日的北方门户无比落寞,纵然国家一直倡导环渤海经济区和珠三角长三角一样重要,可是环渤海经济区依然像个被遗忘的非亲子女一样孤孤单单躲在中国的华北。天津依然在落寞,像一个曾经风光无限的贵妇一样,只叹命运的不公。
时间到了直到2009年11月,天津官方宣布,国务院正式批复滨海新区行政体制改革方案,同意撤销天津市塘沽区、汉沽区、大港区,设立天津市滨海新区,以原塘沽区、汉沽区、大港区的行政区域为滨海新区的行政区域,2010年1月11日,天津滨海新区政府机构正式揭牌。天津终于迎来发展的曙光,对昔日的辉煌的怀念,对未来无限的畅想,让依然看似老态龙钟的天津焕发了生机勃勃的第二春。
北洋时代的天津那些事儿
评论
14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