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斯坦茨,一座为妓女立牌坊的城市


康斯坦茨,一座为妓女立牌坊的城市

——西行漫记(十一)

 

位于阿尔卑斯山脚下的博登湖,是德国、瑞士和奥地利三个国家的界湖。看过《音乐之声——哆来咪》的人,都会记得片中的男主人公冯.特拉普是奥地利的一名海军上校。但你查阅地图就可以发现,奥地利的四周根本就不靠海,唯一水大点的地方就是博登湖了。所以我确信奥地利的海军大概只在博登湖里转悠。战争过后,如今的博登湖早已收起了兵戎,尽显祥和。旖旎的风光,使得博登湖成为德国最著名的旅游度假圣地。

在博登湖的下游,莱茵河口,有一座古老的城市,叫做康斯坦茨(德语:Konstanz)。康斯坦茨是博登湖沿岸最大的城市,因而被称为博登湖的首都。但康斯坦茨闻名于世,并不是因为她的古老,也不是因为她是博登湖的首都,而是因为她是世界上唯一的一座为妓女树碑立牌坊的城市。

据史料记载,康斯坦茨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早在公元前100年,第一批罗马人就在此地定居,“康斯坦茨”这个名字则源于公元4世纪时罗马皇帝君士坦丁一世。但让康斯坦茨载入史册的,则是1414年-1418年在此召开的欧洲天主教大会,史称“康斯坦茨大公会议(General Council of Constance, 1414-1418)”。在这次会议之前,由于欧洲诸强争斗,导致教会分裂,形成了约翰、格列高利、本尼狄克三教皇并存的局面。1414年,那不勒斯国王拉迪斯拉斯死后,为整顿天主教的分裂局面,康斯坦茨大公会议便应时召开。由于各方意见分歧较大,这个会议一开就是4年,最终康斯坦茨会议宣布逮捕并废黜约翰,接受格列高利的逊位请求,谴责本尼狄克,并选出新教皇马丁五世,教会复归于统一。  

十五世纪初的康斯坦茨只有8000多居民,而宗教大会一开就是四年,前来参加会议的三教九流,上至教皇、国王,下至普通修士、士兵多达数万人,光涌入康斯坦茨的妓女就多达3000人,但依旧人多妓少。据称,串台的妓女们成为政见不合者之间意见沟通的渠道。成为会议最终达成协议的重要因素。康斯坦茨的人民没有忘记她们,1993年,在当年大公会议的会址前面的湖水中修建了一座高9米,重18吨的名为因佩利亚(Imperia)的妓女塑像。塑像底座中安装有马达,每3分钟旋转一圈的塑像,以便游客在各个角度都可以看到她的芳容。

因佩利亚塑像——这座康斯坦茨的标志性建筑,是根据巴尔扎克的短篇小说《La belle Imperia》 设计的。巴尔扎克的这篇小说描绘的就是这名罗马名妓,在康斯坦茨会议期间穿梭于各王宫权贵之间,玩弄其于股掌之中的故事。因而被塑像的建造者所采用。塑像中的因佩利亚(Imperia)平展双臂,左手托着教皇,右手托着皇帝,似乎在向世人述说着当年的政权与皇权,正是通过妓女高耸的双峰达到了和谐的统一。

康斯坦茨是古老的,但康斯坦茨大学却是崭新的。作为德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先锋,成立于1966年的康斯坦茨大学,与德国的诸多高校相比,年轻得不能再年轻了。但正是因为“年轻”,她在院系的设置、学校的管理等诸多方面,都一改德国高校的传统,更多地与国际接轨。比如,在德国大学中,康斯坦茨是独一无二地实行24小时开放图书馆的高校。2007年10月,在第二批德国精英大学评选中,康斯坦茨大学被列为“未来计划”的六所大学之一。

不仅在学科设置、学校管理中锐意创新,建筑在吉斯山上的康斯坦斯大学的校舍更是新颖别致。办公楼、教室、图书馆、宿舍甚至书店、咖啡厅等建筑非常紧凑地设计在一起,整个校园现代化的设计,与德国其他高校校舍的古老、庄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作为一个城市,康斯坦茨是古老的;但作为大学城,康斯坦茨又是崭新的。新与旧,传统与现代,在康斯坦茨交织。

 

 

 西行漫记(一)——出发

西行漫记(二)——威斯巴登

西行漫记(三)——初识米国

西行漫记(四)——米国印象

西行漫记(五)——行走在米国

西行漫记(六)——吃在米国

西行漫记(七)——米国的校车

西行漫记(八)——米国的大学

西行漫记(九)——尼亚加拉大瀑布

西行漫记(十)——米国的爱国主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