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行漫记(十)——米国的爱国主义教育


西行漫记(十)——米国的爱国主义教育

 

费城,曾经是米国最大的城市;在米国独立战争时期,费城更是米国的政治中心。1790年到1800年,费城还曾经是米国的都城。在大部头的米国历史书籍中,前50页里提到的“华盛顿”都是人名;而费城,则从一开始就是一个被载入米国史册的城市。

早在1770年3月,英军士兵枪杀波士顿居民的“波士顿惨案”发生后,米国人民反对殖民统治的运动就风起云涌。1774年英国政府接连颁布5项“不可容忍的法令”,使英国与各殖民地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激化,各殖民地人民反英独立的愿望日益强烈。弗吉尼亚州的杰斐逊呼吁各殖民地联合起来共同斗争,建议召开由各殖民地代表参加的会议,共同商讨抗英事宜。于是,1774年9月5日到10月26日,在费城就召开了所谓的“第一届大陆会议”,米国独立的序幕就此拉开。

1775年4月19日,当马萨诸塞州列克辛顿的民兵与英国军队在康科德遭遇的时候,米国独立战争的第一枪就打响了。之后的6月14日,第二届大陆会议又在费城聚会,决定把殖民地民兵组建成正规的大陆军,委任乔治·华盛顿为大陆军总司令。会议同时决定发行纸币,接管英国对殖民地行使的国家行政管理等主权。

1776年7月,第二届大陆会议再次聚会于费城,7月4日,会议通过了《独立宣言》(United States Declaration of Independence),对外正式宣布:13个殖民地从此脱离英国。从那天起,7月4日就被称为米国的“独立纪念日”。

1787年5月到9月,乔治.华盛顿在费城主持了制宪会议,米国最初的13个州中的12个州(罗德岛没有派代表参加)派出的代表共同起草、讨论并通过了这个由前言和七个章节构成的迄今最为古老的联合宪章——米国《联邦宪法》。

米国历史中记载的这些事件,就发生在费城的这座被后人称之为独立宫(Independence Hall)的建筑内。费城人自豪地把这地称之为美国的诞生地。这是一座乔治风格的二层红砖建筑,门窗和塔尖呈乳白色。建于1732年到1753年之间,最初为英国殖民时期宾夕法尼亚州的议会。

今天,独立宫钟楼上悬挂的大钟被称为“百年钟”,最初亮相于1876年美国独立百年博览会。而这座钟楼最初放置的是一座花了100美元从英国定制大钟。由于大钟承载了过多的历史重任:因《独立宣言》的公诸于世而鸣响、为《联邦宪法》的通过而鸣响。。。。至今已被米国人民尊称为“自由钟”,供奉于独立宫对面的一座特制的现代化的建筑中,以便人们参观膜拜。但那座大钟实在是“豆腐渣”的杰作,从英国刚运回来费城,在试敲的时候就破裂了,只好找费城当地的工匠重新铸造方可使用。无奈,重新的铸造并没有彻底改变豆腐渣的质地,在加之当年的米国人并不爱惜这座钟,1835年这口钟终于在一群孩子的敲打下钟体开裂。当百年钟悬挂在钟楼之上时,“自由钟”便被保存起来。

1976年,米国建国200周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访问费城时,赠予美国人民一座“二百年钟”,据说是按照“自由钟”复制的,算是对200多年前的那座“豆腐渣”钟的售后服务吧。估计英国人是希望米国人能把这钟悬挂在独立宫的钟楼上。但,独立宫毕竟是敲响英国殖民主义丧钟的场所,米国人是断不会再让英国人染指的。于是,“二百年钟”被偏置于独立纪念馆附近的第一座钟楼内。

1979年,作为“美国独立国家历史公园”的一部分,独立宫和自由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如今,几乎所有来费城的游客几乎都会去参观独立宫和自由钟。由于反恐的需要,每个进去参观的人都要排队受到严格的安全检查。作为米国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不论是独立宫还是自由钟展览馆对任何人都不收取任何费用,甚至在独立宫内还配有讲解员,声情并茂地向你复述着当年的故事。遗憾的是,她的英语讲得太快,我几乎都没听懂。但从她的语言表情、肢体动作,已经把当年的激辩场面表现得惟妙惟肖。在讲解中,她还不时提问,与游客互动。当问到,当时的华盛顿并没有权势,也非出类拔萃者,大家为什么会选择他呢?陪我去参观的小侄子,脱口而出:因为他有枪!逗得大家哄堂大笑!看来,毛主席他老人家的“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论点已经深入人心。

 

 

西行漫记(一)——出发

西行漫记(二)——威斯巴登

西行漫记(三)——初识米国

西行漫记(四)——米国印象

西行漫记(五)——行走在米国

西行漫记(六)——吃在米国

西行漫记(七)——米国的校车

西行漫记(八)——米国的大学

西行漫记(九)——尼亚加拉大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