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份,楼市在继续“放量”的同时,价格也出现了久违的反弹。中国指数研究院发布的数据显示,6月全国100个城市新建住宅平均价格为8688元/平方米,环比5月上涨0.05%,结束自2011年9月以来的连续9个月环比下跌态势。目前,部分开发商已经取消优惠,酝酿提价。(据《第一财经(微博)日报》)
对于房市的变化,人们感到惊讶,难道这次房市调控再次无功而返?难道温总理有关房价要降到合理价位的希望再次变为失望?二年的房市调控,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房市成交量骤降,房价有所松动,人们对房价回归合理价位充满了期待,因此,观望、观望、再观望,成为大多数人的选择。如果这次房市调控再次无功而返,房价再度上涨,必将对人们造成更大的打击,使人们更加怀疑政策的效果。
自2003年以来,中国经历过几次房地产调控,每次的提法都是抑制房地产价格快速上涨,具有戏剧性的是,每次调控都成为“空调”——越调越涨。2008年的房市调控,眼见就要达到调控目标,不巧的是正好遇上国际金融危机,为了应对危机,国家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与宽松的货币政策,推出了“四万亿”元的经济刺激计划,出台了救房市的政策(包括房税减免和贷款利率优惠等),房市借政策与资金东风,立刻刮起了涨价风暴,一些地方房价更是在短时间内实现的翻番。也正是因为2009至2010年房价上涨过快,影响了百姓安居这个民生问题,伤害了百姓的感情,国家才于2011年初出台更加严厉的房市调控“国八条”,主要调控手段是限购与限贷。“国八条”坚决实施两年来,成效显著,房市成交量下降,房价稳中有降。就在百姓对房价降到合理价位充满期待时,欧债危机以及国内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令百姓对国八条是否能坚决执行下去产生了怀疑。
今年以来,欧债危机持续发酵,宏观经济走势不容乐观,失去土地财政支持的地方政府其财力更是难以为继,所有这些变量的变化,迫切需要放松房地产市场。于是一些地方迫不及待微调房市,虽然他们声称是为了解决刚需,但是明眼人一看就知其醉翁之意不在酒。只要监管层不坚决制止,房市松动或变相松动(地方调整,中央首肯)是肯定的事,那么房价卷土上涨是大概率事件。
两年的房市调控,压得开发商喘不过气来,因此,他们以价换量,房价松动。但是一旦政策松动,开发商奸商秉性将再度暴露无遗,他们很快就会实现涨价三步曲:第一步是以价换量,造成房屋需求量大的假相(或真相),第二步是捂盘惜售,造成千人排除买房的假相(或真相);第三步是提高房价,房屋供不应求,按照市场经济原理,涨价有理。
为了稳定经济增长,管理层需要房地产市场活跃,起到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但是又绝不希望房价再度大涨,上述思想可以概括为一句话:房市量升价稳。
提高房市成交量非常简单,为限购、限贷松绑,稳定(或降低)房价即可。但是要稳定房价就不是易事了,这就需要与开发商斗智斗谋了。稳定房价,在廉租房、公租房尚不足的情况之下,短期内可以借鉴粮食收购保护价。粮食收购保护价是按照能够补偿生产成本并使农民可以得到适当收益的原则确定的。粮食企业因为保护价收购粮食而发生亏损,国家给予补贴。房价借鉴粮食收购保护价的方法是,在尚未解决房市供需平衡的情况下,房价实施政府指导价,指导价可以根据以下三个原则确定,一是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情况、居民可承受情况确定,二是根据年初开发商上报的房价确定,三是根据房屋生产成本加成一定比例的利润,例如百分之五或百分之十确定。
房市只要实行政府指导价,就能很好地解决量增而价稳的问题,就能很好地解决困扰政府多年的经济增长与百姓安居的问题,就能很好地解决地方政府财政吃紧与房地产发展的问题。当然,一旦廉租房、公租房建成,足已平衡房市供需时,房市还是应归还市场调节。
房市量升价稳之必杀技
评论
1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