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办学行为,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几点思考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只有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教学质量才能得以提高。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诫我们:内因是决定因素,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因此,课堂教学能否有效、高效,关键在于我们老师能否指导帮助学生会学习、积极主动地学习,从而使学生将学习当作他们的爱好、兴趣,直至内化为学生自身的一种自觉行为。
一、规范办学行为,让师生总有一份轻松愉悦的心情走向神圣的课堂。
规范办学行为,自觉执行省“五严”规定,不加班加点,假日不补课,让全体师生合理工作、学习、休息,工作时精力充沛,休息时心情愉悦,上课时情感投入,专心致志,定能收到最佳效果。
规范办学行为,自觉执行省“五严”规定,开足开全各门课程,既使各学科老师都能积极引导学生,又使全体同学了解更加全面、更加丰富的知识;既拓宽学生视野,又各学科互相补充。
规范办学行为,自觉执行省“五严”规定,开展阳光体育等素质教育活动,丰富学生生活,陶冶学生情操,劳逸结合,室内室外互补,张扬学生青春活力。
规范办学行为,自觉执行省“五严”规定,适量检测,不以分数作为唯一评价标准,实行多元化评价标准,促使学生多方面发展,使学生更富有灵性、激情,笑对学习生活,笑对人生,使同学们逐步养成会学习、敢竞争,懂得终身学习才是真正的学习,才能成长为有益于社会的人才。
二、将自主学习的课堂还给学生,才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热爱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学习是成人成才的需要。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还很一般,加之,我们农村学生家长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能力的重视也无法到位,要想把我们的学生培养到自觉学习、主动学习,就需要我们农村中学的老师付出更多精力,更加耐心。如果课堂教学仍然是注入式,老师讲,学生听,必然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从面对全体学生而言)。我们只有让学生在课堂积极的主动的参与学习、追求学习、渴望学习,才能收到最佳效果。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将是我们全体教育工作者研究的课题。我认为,要想把自主学习的课堂还给学生,我们老师就要充当学生学习的引路人,而不再是知识的简单传输机。我们的课堂必须是充满情境、充满生机的,贵在将知识转变成学生极感兴趣的可操作的事件,将知识转变成一串串学生极感兴趣的非常想解决的情境问题,用这些具体的、有趣的事(或问题)将一节课有关知识点串联起来,使同学们在课堂上一直保持好奇、喜悦的心理状态,求知的激情高涨起来,学得愉快,学得快速。每一课都如此训练,长期以往的锤炼,不就养成学生爱学习的良好习惯了吗?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就得到了提高!这样的课堂难不成还无效吗?这样的课堂一定是有效的,直到高效。
三、努力培养学生课堂上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才能大面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环境能影响人,感动人。一花独放不是春,满园春色关不住。课堂教学是集体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是要让每一名学生都成为学习的主人,并且互相补充,全员成长。为此,我们每一位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积极指导鼓励同学们同桌、分组讨论、探究有关情境问题,让每一位同学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意见,只有这样,才能使同学们养成和提高爱讨论、会讨论的习惯和能力。可以肯定,通过学生们互相讨论、交流得到的结论,一定会比我们老师直接告诉他们的易记易懂易用吧。其实,科学研究早已验证了上述的结论。事实上,通过讨论、交流,使不懂的同学懂了,记不住的同学理解了,理解的同学会运用了,这样全班各类同学都有收获,这就是效益。
四、精心设计问题导学案,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基础。
追求高效课堂,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神圣职责。或许有人会说,不加班加点,又开足开全课程,主要考试学科的时间就少了,将注入式课堂改成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课堂容量就大不起来了;将注入式课堂改成学会合作探究式的课堂,课堂就不严肃了等等。其实不然,课堂是否高效,关键看学生在课堂上是否学会了什么,是否能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问题,不在于课堂形式。自主学习的课堂,学生合作探究的课堂,能激发学生的激情,能调动学生自觉学习的潜能,也符合中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因此,我们必须进行这样的课堂教学,这样的课堂靠什么来支撑?我认为:问题导学案就是有效(高效)课堂教学的基础(着落点)。在问题导学案中,明确目标、重难点,侧重情境问题的创设,注重课堂上知识点的生成和联系,注重学习方法的引领,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和价值取向,强化知识点训练和巩固。总之,笔者认为采用问题导学案进行课堂教学,必将是追求有效(高效)课堂教学的重要法宝之一。同时,采用问题导学案进行课堂教学,需要我们老师真正树立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思想,全面了解学生实际情况,切实加强备课,细化课堂教学中的每个细节,认真上好每节课,只有这样,才是从真正意思上去追求有效(高效)课堂。
课堂教学是有规律的,也是需要讲究艺术的,作为当代教育工作者的我们,尊重教育教学规律,才能把握课堂教学不走样,追求课堂教学艺术,才能使我们的课堂具有生命力。让我们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构建有效(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