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喀什发展浓聚了深圳专家的心血和期待


规划喀什发展浓聚了深圳专家的心血和期待

李华新

   我是一棵簕杜鹃(簕杜鹃是深圳市的市花,编者注),从梧桐山下来到帕米尔高原,喀喇昆仑的冰雪,压不弯我坚韧的枝干,塔克拉玛干的风沙,扑不灭我激情燃烧的火焰。

    7月11日下午,采访深圳市委政研室原副巡视员李旦明时,记者听他吟唱了这首名为《我是一棵簕杜鹃》的深圳援疆干部之歌, 这首歌的歌词是我作的,这只是我喀什之行的一个副作品。李旦明告诉记者,与《我是一棵簕杜鹃》一同诞生的,还有一段他与多位深圳专家共同规划喀什经济开发区发展大计的故事。天山网   20120720日 

    2011年11月底才退休的李旦明是喀什经济开发区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的牵头人之一。为了这个课题,我曾经6次到喀什去考察调研,能在退休前完成喀什经济开发区的发展战略研究,也让我的职业生涯有了一个圆满的惊叹号。李旦明对记者说。

    1982年,李旦明从中山大学中文系毕业后来到深圳,自此就一直在深圳市委政研室工作,从事经济政策研究,作为深圳特区政府的智囊和参谋部,李旦明和他同事们的许多调研成果都曾经影响或形成了深圳特区的经济决策。

   中央决定让深圳市对口援建喀什市,目的就是要在借鉴深圳特区30年改革开放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让喀什经济开发区的发展理念、思路等各方面能与深圳特区快速接轨,促进喀什真正实现跨越式发展。

    但是如何才能实现跨越,喀什需要一个真正可以行得通和实现得了的规划。

根据中央援疆工作会议的总体部署,受喀什地区的委托,2010年10月,深圳市成立了由一位副市长总负责,市委政研室牵头,市援疆前方指挥部、发改委、科工贸信委、财政、金融等部门以及市委党校、深圳大学等13个单位的20余名专家组成的课题组,负责编制喀什经济开发区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亲历了深圳特区30年变化的李旦明成为其具体负责人。

   在课题组的共同努力下,20111月底《规划》初稿诞生。课题组先后召开6次专题座谈会,就喀什经济开发区建设多方听取意见,针对开发区规划与建设中可能出现的突出问题进行研讨,多次赴疆实地调研,听取意见,还专程赴京向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有关部门汇报,并召开专家咨询会,听取指导意见,完善《规划》(征求意见稿)。

   《喀什经济开发区发展战略研究》,并增加了对兵团、霍尔果斯以及中亚国家的调研内容,于2011年7月完成《喀什经济开发区发展战略研究》(征求意见稿),在深圳市内征求了相关部门和专家意见,随后又赴新疆征求了自治区及喀什地区的意见,11月完成定稿。

  去年,课题组8个成员就《喀什经济开发区发展战略研究》还向喀什地区四套班子的所有领导做了一场报告会,整整四个小时,反响很大。我们的这个发展战略研究也为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喀什经济开发区的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提供了一个基本的指导思想。

   新疆的喀什是新疆具有发展潜力的地区,今后的喀什的发展,就要按照这一规划实施,而其中则是渗透着像李旦明这样的外地专家的一片心血,而其中的期待更是属于所有的援疆干部!

   (济南 李华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