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载江门日报A2版
5月18日是中国旅游日,昨天,江门旅游界人士以特别的方式庆祝这个节日——“四季滨海 多彩江门”江门市旅游产业升级与创新研讨会在金凯悦酒店举行,受市政府邀请,中山大学中国第三产业研究中心主任、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李江帆,广州大学旅游研究与规划中心主任、旅游学院教授肖星,著名景区营销专家郑泽国,旅游文学作家武旭峰,中山大学旅游管理系教授谢礼珊,五邑大学副校长张国雄等专家学者及我省旅游企业老总聚集江门,副市长易中强及江门旅游界人士近100人参加了研讨会。
据悉,“十一五”期间,我市旅游业快速发展,旅游总收入由2006年的53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135亿元,6年增长了7.6倍,形成了以“碉楼、温泉、海岛”三大旅游品牌为主体的精品旅游体系,市政府把旅游工作列入了重要议事议程。但江门旅游业仍存在不足,江门的GDP总量占全省GDP总量的3.4%,但旅游收入仅占全省旅游收入的2.39%,省旅游局期望江门旅游能成为全省旅游的排头兵,但江门近年来旅游总收入和旅游人数两项主要指标一直徘徊在全省第六至第八名之间,说明江门旅游仍存在着巨大的后发潜力。
如何发挥潜力使江门旅游得到大发展呢?易中强表示,今年我市采取了“六个一”措施,尝试解决这个问题:一份加快江门市旅游产业发展的意见,一项扶持江门旅游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一个江门市旅游业发展的总体规划,一个江门市旅游整体形象联合旅游宣传促销方案,一个旅游投资控股发展有限公司,一条江门滨海旅游产业发展的新路子。“江门旅游业正处在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转得好不好,关系重大。”易中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