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台镇为什么难以出象茅台一样的世界品牌


  茅台镇为什么难以出象茅台一样的世界品牌
  
  酿造原料同样是糯高粱、小麦和赤水河水,酿造环境同属得天独厚的贵州茅台镇,为什么绝大多数酒厂酿造的酒、在品评上面与国酒茅台有差距,为什么就出不了象茅台那样的世界品牌呢?
  
  我们多次实地调研,无数次和资深酿酒师们交流,发现这里面既有硬件上硬伤、也有软件上的不足,总结有如下原因:
  
  一、酿造原料有差距
  
  1、高粱有差距。茅台酒主要原料之一是产自贵州仁怀及周边地区的糯高粱,糯高粱非常适合酿造酱香酒的,因为糯高粱的耐糊化特性与酱香酒多轮次糖化发酵烤酒相适应,此外糯高粱成分非常有利于酱香酒香气香味成分的生成,如单宁含量丰富等等。本地红缨子糯高粱成本较高,2009年酒都红粮收购价格是6.6元/kg,2010年为6.8元/kg。而很多酒厂片面强调成本、用的是很便宜的外地大红粮或小高粱。
  
  2、大曲质量有差距。酿造贵州茅台原浆酒的高温大曲是需要经过六个月的贮存的,贮存的主要目的是淘汰生酸杂菌,弱化糖化力。很多酒厂大都用的是新曲,并且大都是收购的,不是自己踩制的,质量方面很难保证。曲是酒之骨嘛,曲有差距,酒质自然有差距。
  
  3、水质有差距。水是酒之血,好水酿好酒。茅台酒用的是赤水河的活水,尤其是茅台酒厂有完善的水处理系统,水质一流。很多酒厂用的水是泉水,即使用赤水河河水的酒企也在茅台酒厂下游,水的差距也是重要的一个方面。
  
  二、酿造工艺规范化、细化操作水平有差距。酿造工艺同属酱香酒工艺,本地称为圆籽酒工艺,但细化操作水平有差异,如拿摘酒温度来说,贵州茅台酒摘酒温度范围是35~45℃,这个温度范围提取的香气香味物质是最恰当的,而很多酒厂为提高出酒率,摘酒温度都比较低。
  
  三、投料水分有差异。有酱香酒酿造经验的师傅都有“高水分高产量的”经验,很多酒厂为提高产量,投料水分普遍高于茅台酒厂,但高水分酿造的酱香酒,口感就要差很多。
  
  四、谷壳用量有差异。同样的酒醅,谷壳用量越多,酒醅通透性越好,蒸馏提取的酒也就越多,很多酒厂为提高出酒率,谷壳用量都比较大,但谷壳是糠醛的前体物质。
  
  五、汽压不如茅台酒厂稳定。茅台酒厂有独立的动力车间,提供的汽压比较稳定,很多酒厂汽压不稳定,汽压不稳定蒸的粮的生熟程度不一致,导致糖化发酵不一致,产量和质量都受到影响。烤酒轮次的时候,提取的香气香味物质受到影响,也影响产质量,尤其是质量。
  
  六、酿造小环境有差距。酱香酒的酿造地域性非常强,同一个车间,不同的生产厂房酿造酱香酒,质量都不一样,同一公司新老车间酿造的酱香酒质量也有差异,如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制酒新车间产质量任务比老车间低。很多酒厂酿酒历史、地域环境无法与茅台相提并论,因此,离开贵州茅台镇产不出茅台酒,在贵州茅台镇也不一定产出茅台酒。
  
  七、现场管理水平有差距。茅台是用“7s”标准管理酿造现场,酿造现场的管理水平与酱香酒产质量有很大的关系,如窖池的管理,晾堂和甑台卫生等等,而很多酒厂几乎谈不上现场管理。
  
  八、员工素质差距。很多酒厂精神文明建设几乎处于空白状态,工资待遇按产量计算,员工考虑的只是产量问题,员工素质、敬业水平相距太大,酿造的酱香酒质量自然有差距。
  
  九、文化底蕴不足。文化底蕴的先天不足,是绝大多数酒厂的致命缺陷。茅台镇绝大多数酒厂是近些年才成立的,企业缺乏深厚的文化根基。我们知道一个没有历史的企业是不能称为老字号的,一个没有故事的企业是很难走得远的。纵观整个茅台镇,真正有历史有故事有文化底蕴的也不过茅台和台郎屈指可数的三两家酒企。
  
  十、品牌运作不力。有的企业纯粹就是品牌运作不力,酿出了茅台酒也难成茅台那样的品牌。象酱香三杰之一的台郎酒业,管理上极为严格、有的地方甚至比茅台酒厂还苛刻,酒质比肩茅台,也有深厚的历史底蕴,但是由于管理层一味强调酒香不怕巷子深,墨守心无旁骛酿美酒的祖训,忽视品牌运营、漠视宣传推广,以至于象珍珠藏在泥土里一样,鲜为人知。
  
  十一、政府支持力度。茅台的腾飞,是在新中国成立后,与几代领导人的呵护密不可分。我们看看茅台的几个故事就会明白。毛主席送金正日两箱茅台、周总理日内瓦以茅台酒待客、周总理茅台酒宴请尼克松、邓小平茅台酒宴请撒切尔,这些事例产生的巨大影响,是其它酒企无法企及的。
  
  驰名总有驰名世界的原因,无名自有默默无闻的理由。怎么办?改变能够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我们认为,只有解决好上述问题,茅台镇这个风水宝地才会涌现出象茅台那样享誉中外的驰名品牌,我们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