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利好救市不如造市


 人民日报:利好救市不如造市
    自A股市场诞生以来,"消息市""政策市"就始终伴随着中国股市的发展。中国经济正在经受阵痛的考验,已经站在了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的十字路口,股市也正在以变革的方式跟随着这一发展趋势不断进行治理,仅靠利好消息造就股市"神话"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除了良好的制度设计之外,一个健康的股市也离不开优质的上市公司。在"炒差""炒小"屡禁不绝的A股市场,不问业绩只看消息的风气在股市盛行。因此,培养优质的上市公司是股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解读:中国缺乏的恰恰就是优质的“苹果”
    中国股市的制度设计以及管理层的知道思想是决定了中国股市这种“癫痫症”,不注重优质的公司进入市场,而为了解困央企和国企,甚至自己权力所覆盖的利益关联企业,这也是审核制度迟迟得不到改革放弃的根本原因,所有这条产业链上的券商、投行、审计、发审委、都可以对为了自己的利益需要容忍关联企业上市,其最根本的就是能够利益相互输送转化,因此,这个市场已经不再是资源优化配置功能的初衷,而成为各自利益集团在这里进行利益交换和输送的一个平台,在这样一个市场,作为散户投资者是根本无法得到保障的,这也是郭主席一直要以保护散户投资者的名义进行改革,但没有知道郭主席是否真的能够触及到体制性问题呢?
     从我对现有很多市场创新制度的设计来看,这是一个要消灭散户的时代开启,因为要保护散户投资者而设置更高的门槛,使得更多散户投资者未来在这个市场不可能拥有金融衍生工具来保护自己规避风险,那么这种所谓的保护本质是什么呢?难道不是无意中在消灭散户投资者这个群体吗?最根本的就是每当中国股市一涨就会但泡沫产生过敏性恐惧,也就是所谓中国管理层只管住涨却不管跌,跟欧美股市的管理层刚好相反,只管跌,不管涨,这种巨大的理念反差也是决定每个市场的运行趋势和节奏的不同。
    其次,中国股市“苹果”没有,烂的土豆却很多,而且还仍不掉,必须要在这个市场一直烂下去,时不时还有政策性对其豁免带顶帽子,甚至还可以再加上一颗星号继续存活下去,不仅很滋润还很自在,想要钱的时候就申请一下或者寻租一下,就又可以
在进行融资,这样的市场怎么能够发挥资源优化配置呢?管理层又迟迟不肯放弃自己的权力,难道说不是为了自身的利益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