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中多次提到中国汽车“自主品牌”,后来在晚间新闻联播中又有提到。相关的报道中,提到中国汽车自主品牌销售大幅下滑之类的消息。为了与“自主品牌”之说形成对比,报道中甚至举证菲亚特、通用汽车的例子说,中国市场成了国外品牌的救命稻草。
自主品牌是个让人头大的词语,什么时候在中国兴盛起来我没有查证。令我迷惑的是,什么是自主品牌?
从地域角度说,有国家品牌,有洲际品牌;从定位角度说,有高端品牌,有中档品牌,有低端品牌;从行业说,有日用品品牌,有运动品牌,有烟草品牌,有化工品牌;从影响力角度看,有全球品牌,有国家着名品牌;等等。
不论从哪个角度,也分不出自主品牌。
自主品牌算什么呢?
自主品牌常让我想起民族品牌。
前些年,尤其是中国加入WTO前后,民族产业、民族品牌一度非常盛行。那个背后,是什么产业、什么品牌需要国家保护,需要谈判代表与美国、欧盟去谈判、争取。不过,中国加入WTO十年下来,大家已经很少再提民族品牌了,没出息不说,关键是没用,也没人理了。当然,偶尔在某个角落里,还是能听到所谓民族品牌的呻吟。每当民族品牌在呻吟的时候,一定伴着的弱势品牌或者即将边缘化的品牌的阴谋诡计。市场竞争不过,就背地里玩阴的,煽动爱国情绪利用爱国情绪。记得当年苏泊尔要卖品牌的时候,一些比苏泊尔弱势的品牌,基于担心苏泊尔被收购后,与境外品牌在中国竞争不利,就利用媒体,高喊保护中国民族品牌云云。时至今日,小十年过去,也没见那些所谓的民族品牌锅做强做大。利用民族品牌的机会主义者,是无法真正在市场中成为赢家的。
中国汽车业当年也是叫嚷民族品牌最激烈的行业,红旗就被很多汽车业的前辈因珍爱过切而冠以民族品牌。结果呢,除了偶尔几个好奇者外,根本没有消费者买账。一汽为红旗这个所谓的民族品牌付出的代价,是巨大与沉重的。
所谓自主品牌汽车,基本上是近几年的事情。一方面,是中国的综合国力增加了,确实需要中国品牌崛起,也可能有中国品牌崛起。但凡事怕脑袋发热,不按市场规律办。一些人汉语水平高,硬要将中国品牌弄个别名:自主品牌。然后呢,再向国家要政策扶植。加上一些官员的好大喜功,自主品牌居然就蒙混过关,喊了起来。可是,这也就是在中国国内市场上喊喊,给自己找回点面子。真在国际市场上,你怎么宣传?你怎么向国外消费者解释?把别人牙笑掉了事小,自己无端丢人事大。
其实,就是激发国民的消费热情,也不能太强调自主品牌概念,强调也不一定也作用。对普通消费者而言,真正看重的还是物美价廉,自主不自主不打紧。
中国要经济实力要增长,要崛起,依靠的是有世界影响力的企业。而证明企业世界影响力的,就是企业的综合实力是世界级的,品牌企业与产品品牌都是综合实力的表现。不过,真正能让国际认可的,或者国际市场给这些品牌企业贴标签的,一定是中国企业、中国品牌,而不是中国自主企业,或者中国自主品牌。
自主品牌的出笼,是对品牌认识表面性的结果,也是开放不够的产物。中国制造也好,中国创造也好,核心只有一个,要有中国品牌支撑,要有代表中国实力的世界级品牌。不过,中国品牌没有中国自主品牌这样的怪胎注解,也无须这样的注解。
举例说,在世界范围看,华为算是中国的电信品牌,海尔是家电品牌,联想是电脑品牌。如果你硬要给它们分别冠以中国自主品牌华为,中国自主品牌海尔,中国自主品牌联想,那是多滑稽的一件事?
这样滑稽的事情,最近通过中央电视台,通过新闻联播,在向整个中国传播着。政治层面的问题我不懂,但在经济层面,这种有违常理的事情出笼了,而且还在大叫过街,真是咄咄怪事。
“自主品牌”误国误民
评论
3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