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工困境何时了?光伏行业的救赎
文章根据实际情境改编,涉及数据和人物名称均已处理,于2012年10月《HR经理人》杂志刊用,转载请注明出处。
公司背景:
天宇公司合肥基地是天宇集团的子公司,2011年年中投产,目前拥有1600人左右。集团在江浙一带还有五家生产基地,均从事电池片上下游生产的工序,集团公司基本构成了整个太阳能电池片生产的完整产业链。集团公司拥有20000人左右,为上市公司。
“目前一线员工的招聘进度得放缓,要让车间是始终保持缺员状态”合肥基地的总经理钱总无不担心地对人力资源部经理李智慧如是说。
“目前我们就按88人/线的配置给车间招人,目前十五条线88*15=1320人左右,年初每周入职100人的计划暂时可以放缓”钱总又着重强调了一下。
李经理非常清楚,2011年光伏寒冬乍暖还寒,随着2012年春夏的悄然来临,光伏行业似乎没有回到2010年的疯狂时代。现在车间天天催着要人,但是老总这边过不了关,她解释说:“现在车间老员工流失的厉害,年后新开的这几条生产线,虽然说招了近400名新员工,但是老带新,老车间又出现人员缺失”。
“这种情况我都知道,外界环境变化太快,人招进来容易,一旦没有订单,人怎么办”,钱总今天似乎耐心地解释着。
“钱总,情况我了解了,我再去找生产部沟通一下,力求在目前资源紧张的情况下,解决人员缺失的问题”,李经理很理解地向上级承诺。
天宇集团合肥基地是2010年年底,光伏行业顶峰的时期,作为重点招商引资的企业落户合肥。一期投资21个亿,占地600亩,计划投资50条太阳能电池片生产线。虽在2011年5月建成逆势投产,但只开到10条生产线,形势之差,窥见一斑。李经理对这位50岁的女强人上司性格已知一二,鉴于此, 自知再找领导帮生产要人,等于自讨没趣,索性去和生产部沟通,寻找其他的解决办法。
李经理心里有自己的盘算,生产部天天电话邮件催着补缺,甚至在没有生产规划的情况,在周会上提出来让人力资源部做个招工进度计划。但是这些邮件也好,基本都没有抄送给钱总。李经理明白,生产部既想要人,又不愿意承担找钱总要人的责任。正寻思着,就到了生产部经理办公室的门前。
“人力资源部招的人到了多少,完不成KPI他们负的了责任嘛?”,李经理还没到门口就迎上生产部经理毛大威对几位主管吼着说,迎面撞上,不免有些尴尬。
毛经理摆手示意几位主管会议先到这里结束,拉了板凳请李经理坐下。
“现在又要继续开生产线,又没人员支持,你李大经理可是我救命的稻草啊”毛经理眉头紧锁,调侃地说着。
李经理见毛经理,双眼凹陷,带点血丝,可能是又急又熬夜的。生产线上24小时昼夜不停,上面催着KPI指标,下面不断地提出支持,他这位经理非常时期不好当。
“你的情况我们都了解,现在我们一根绳上的蚂蚱,想想解决问题的办法吧”李经理赶紧统一战线。
“上面现在就盯着我们的标准配置88人,可实际上我们部门有员工缺勤率的,4-5%左右,每天算下来,三个班倒下来也有不下60人缺勤,另外,其他配套部门就见我们部门人多,借调了12名出去,你们部门不也借了我们一个高材生”。毛经理说着,拿出了一张表,上面是实际88人的标配,经过缺勤、借调、预离职后实际还剩下多少人出勤的单子给李经理看。
因为去年行情不好,人力资源连续走了三个人,但是钱总不给补缺,年初的话 又有些招聘压力,所以李经理当初也找到毛经理,从生产部借调一个人到人力资源部帮忙。编制还是在生产部,但实际上生产是少一个人出勤。
李经理看到这个单子:“这个表做的不错,我看这样,把这个表Email给我,抄送给钱总,也好让领导了解一下实际情况”
“另外,公司现在让产线上‘保持适度缺员’快成招聘基本方针了,我今天来,是想找你看看有没有其他解决问题的途径的”。
“那你的意思是?”毛经理精明,立刻从刚才的思维中跳出来。
李经理补充道:“资源有限,创意无限,一方面我们人力资源部这边准确及时弥补当前流失人员,另外我们将原计划的五天入职培训精简到三天,当然最重要的,当前非常时期,改变一下排班方式,加加班,只能让我们的员工辛苦一下,这也是暂时的,我们一起做好宣传工作。”
毛经理自知也没有更好的办法,把思路主要放在排班方式改变上。后来两人观点一致,改变排班方式,详细探讨。
忙时时间总显得紧张,很快就到了中午,两人深思熟虑讨论之后,有了初步的方案,一起向食堂走去。
李经理从食堂回来就直奔办公室,正好迎面撞上自己的招聘主管王新宇,见其满头大汗,就知刚公出回来。
“经理,现在人员需求界定的如何,上午和安徽联合职业技术学院的就业办沟通上了,说他们今年6月下旬可以给我们输入一批学生,但要求在5月底,最迟6月初我们确定下需求人数”王新宇珠帘炮火似的说着自己上午的沟通成果,希望经理能给自己一些支持,也好让自己无忧无虑的冲锋陷阵。
2011年年中,公司招了三千人,因为光伏危机,实际录用2000人左右,有一千人都是签了实习协议准备七月来公司实习的学生,可公司没法履约,只能婉拒,深更半夜都有学生家长电话过来质问,更别提那些从全国名牌大学招来的“管理培训生”了。因为这个“前科”,王主管现在招聘、开发渠道都十份谨慎,不是确定的需求,绝不敢随便承诺学校就业办。但又十分矛盾,公司人员需求有时候来的非常突然,这个星期要100人,下个星期就得到,解释也没用,所以总的小心地应对着。正因为上面这些疑虑,才有王主管这番如此。
李经理见自己这位爱将主管有些劳累,就关心道:
“你吃饭了没,赶紧去先洗个手,吃了饭我们再详细讨论一下。”
李经理心里犯难,“生产部急催着要人,总经理那边硬压着不放,下属又急需她的支持,孩童时期,答案在父母那里;读书时期,答案在老师那里;现在我的答案呢,都是这危机,什么欧债、什么美国双反,这个坎总归要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