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营商为什么要变网厅变成电商


  运营商的渠道是非常丰富的,按照我的八卦理论,互相配合,互相支撑,构成了完美的渠道体系,而网上营业厅作为乾天,未来的意义十分重大。

  但这些年来,运营商始终把电子渠道看成是实体渠道的补充、分流和通道,并未顺应电子商务发展的趋势建设起电子商务的渠道。

  这一局面在刚刚过去的517电信日被打破,中国联通在之前悄然把原来的网上营业厅改版为更符合电商范的官网,然后从5月17日开始两轮的销售冲击波,特殊的产品、特殊的渠道、特殊的销售模式,为运营商的网上营业厅的运用开场了新路。

  根据公开的资料显示,联通网上营业厅5月17日凌晨0时开始出售20元3G卡,并发访问高峰接近6万人,最高峰1秒钟超过4单,到早上八九点时就已售出数万张。5月17日当天用户访问数量突破500万,单日销售额突破1.1亿元,网站全球排名进入前200名。另据报道,22号进行的沃3G预付费20元卡第二轮限量10万张,不到12小时被一抢而空,创下新的记录。

  运营商的电子渠道并不仅仅是网上营业厅,按照一般的说法,还包括自助终端、电话热线、掌上营业厅等等,还包括软件商店、客服客户端应用等等,更重要的是,运营商有遍布城乡的实体渠道网点,这些都可以成为运营商使用电子渠道进行营销的关键工具。

  当然,在运营商的内部也有不同的声音。有些人认为这只是个噱头,还在争论联通推出的产品是否优惠;有些人认为联通的一贯作风是不能持久,一阵风很快就过去;有些人不屑一顾,认为区区几十万的销量对新增用户价值不大;也有人质疑其中很多卡被代理商套走,联通在作茧自缚。应该说,很多人的想法都没有错误,但最大的问题是还站在传统的运营模式上讨论问题。

  中国联通这些年通过不按套路出牌确实收益不小,从整合成一张网的网上营业厅,到全国统一套餐,今年推出的随意打、低门槛套餐,一系列的行动都展示了动能。

  为什么会这样呢?原因就是现在的市场变了,全国一盘棋的大市场已经形成,用户的选择关键影响因素更多样分化,用户的使用习惯也与以前大为不同,老百姓特别是年轻人的网上购物习惯已经被培养成习惯,时代变了,运营商的经营模式也需要跟着变化。

  总之就一句话,原来的根据地战争变成了城市攻坚战,而今取而代之的是大规模的运动战和三大战役,需要是更强大的资源协调、统一智慧,而各运营商的地方公司从一把手到基层员工都要适应新的角色与职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