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走进博物馆,自觉不自觉地,都会酝酿那种自豪感和优越感。我们的祖国多么神奇伟大啊!在西方人还在茹毛饮血的时代,我们的祖先已经创造了伟大的文明。我们的技术发明,我们的文化建设,我们的官僚制度,在历史上都远远超前于西方。我们从小所接受的教育一直在强化这些观念,如今这些观念已经成为我们潜意识的一部分。
前天,陪同老母参观湖北省博物馆。我来过这里N次了,陪同家人及来访的朋友和老同学。以往的每一次参观,都是在那种兴奋、满足和自豪中度过的。那种情绪似乎是自然而然地产生的。看着那些代表古代高度文明的文物,听着讲解员声情并茂或者温和平静的讲解,民族自豪感和优越感就会油然而生。可是这一次,在走进曾侯乙墓出土文物展馆的时候,我的情绪有了些变化。
还是那些文物。它们代表着中国古代卓越的技术和艺术。那些2400多年前的青铜器,极尽复杂和奢华。据说,作为酒器的一套尊盘,现代技术之下还无法仿造。那种复杂的技术,那种高超的工艺,不仅前无古人,更是后无来者。还有那套最著名的编钟,据说不仅代表着工艺制作的完美,更代表者音乐艺术的无以伦比的精湛。还有很多很多卓越的艺术品。
可是,这些艺术品都是用来陪葬的!一种耻辱感在心中慢慢升起,渐渐地,我不再为这样的历史而自豪了。那是一种什么样的邪恶变态的社会制度啊!在那样一个生产力水平还极端低下的时代,那样复杂奢华的器物的制作,需要投入多少社会劳动。每一件器物的价值,对于普通家庭而言,也许相当于几代人的生活资料。而那一个墓中陪葬的所有器物的价值,相当于多少人家多少代的生活资料啊。那些设计制造极度奢侈的酒器,颇多附件的制作仅仅具有装饰作用而没有多少实用价值,设计和制作的极度奢侈,只是为了体现主人的地位和财富。也许,酒器上一个没有实用价值反而还会带来使用上不方便的钩子,就相当于一个家庭一月甚至一年的生活资料,而每一个酒器上,就有很多很多个这样多余的钩子。
读孟德斯鸠的《论法的精神》,他说过这样的观点,奢侈消费意味着消费上的不平等,进一步意味着财富占有的不平等。一个崇尚奢侈消费的时代,就是一个容忍财富占有不平等的时代。所以,曾侯乙墓所展示的陪葬品的极度奢侈与豪华,折射的是那个时代不同阶级之间财富占有的极端不平等,进一步折射的是人们社会经济地位的极端悬殊。一个容忍收入分配和财富占有的极端不平等,容忍少数人对多数人的肆意剥夺的社会,显然不是一个让人向往的社会,一个社会的历史充满着这样不断循环往复的现象,这样的历史就不值得自豪。
可是,我们的历史似乎就是这样构成的。我们引以为自豪的那些历史陈迹,就算极度的辉煌巍峨,就算极度的雄伟壮观,所体现的其实大多是统治者对劳动人民的暴政,是王权对民权的凌辱,是财富聚敛者对穷苦民众的强取豪夺。这样的历史并不光彩,这样的文明蕴含着更多的残暴。这样的历史不仅不荣耀,还是一种耻辱。
怀着沉重的心情在曾侯乙墓展馆中徜徉,映入眼帘的一个展示牌让我感到更大的耻辱。记录殉葬使女的展示牌显示,墓中有13位使女陪葬,最大的26岁,最小的14岁。我一时有些恐惧,有些厌恶,有些愤恨。这就是我们的文明的历史!孔子说,始作俑者,其无后乎!可是我知道,诅咒也仅仅是发泄一下情绪。始作俑者们不仅有后,其后代还会繁荣昌盛。我们今天那些不择手段聚敛财富,不择手段挥霍财富的人们,在一定意义上,就是那些始作俑者的后代。
2012-5-19
我不再为这样的历史自豪
评论
16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