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熟心态有八个元:利他、悦纳、升华、预筹、幽默、好学、善动和运谐。成熟心态反映了个体心理健康和心理成熟。
现代人有一种普遍的追求:在有生之年享有高质量的生活。因为高质量的生活将带给个体幸福的感受,如果一个人在他的有生之年始终享有高质量的生活,这个人就拥有了一生幸福。对于高质量的生活中的所谓质量,不同人群具有不同的看法,但是经过认真研究,不难发现其中属于心理的因素几乎是一致的。人的所有行为都离不开心理的操持,打个比方,如果个体行为是一名演员的表演行为,那么,导演的行为就是心理操持的体现。由不同心理操持所导出的个体行为带给个体的感受是截然不同的。同样的行为出于不同的心理操持带给个体的感受可能一个是痛苦,而另一个却是快乐。心态是心理操持的基础,根据现代心理研究的成果,心态可分为成熟心态、次成熟心态、不成熟心态和精神病型心态四种。由成熟心态作为基础的心理操持带给个体的感受经常是快乐的幸福的感受,并且由成熟心态所导出的行为都是合法的高尚的有利于人类持续发展和进步的行为。所以我们可以这样说,成熟心态编就了人们的科学幸福生活观,由成熟心态编织的科学幸福生活观将带给个体一生幸福。
一 . 利 他
利他是成熟心态之一,个体经常想到他人的需要,并且经常会为他人的需要做出自己的努力,个体还会在这种努力中丝毫不盼回报地自己倍感快乐,这样的一种心理状态,就是利他。操持利他的个体经常会对非本体的他体自然地投入关注与爱护,并在此过程中自然地伴生着快乐的感受。
在个体操持利他的全过程中会频频地出现助人为乐、乐于助人、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和全身心地投入为集体谋福祉的努力和行动,形成了一幕幕的利他影像。在人类社会中,操持利他的个体必定被社会群众公认为善者,社会群体会弘扬他们的作为,而他们又会在所受到的弘扬中倍尝操持利他带给他们的快乐,内心充满幸福的感受。如果把利他操持者在操持利他的同时所自然地感受到的快乐认定为利他的第一波快乐,那么利他的第二波快乐就是在社会群体在弘扬他的作为时获得的。操持利他的个体有时还会获得许多波后续的幸福和快乐。
不过对利他操持者来说,他们一开始操持利他的动作时,从来就没有过这种期盼。如果一旦个体在操持利他的动作时,就怀有得到回报的期盼,他的心态就不属于成熟心态利他了。因此在观察人们的经常想到他人的需要,并且经常会为他人的需要做出自己的努力时,不能立即判定该个体就操持着成熟心态利他,而必须在感受到该个体在为他人的需要做出自己的努力时会在内心深处自然地获得丝毫不盼回报的快乐,只在这时,才能判定该个体的心态是属于成熟心态利他。
利他也可以看成是一种个体反向形成的适应性产物,它使个体按照人与内心潜意识的欲望相反的方向前进。一般地说,对非本体的他体自然地投入关注与爱护是和人内心的潜意识欲望相反的,人的内心潜意识的欲望方向是自身获得欲望的满足,是获得物质世界中的物质,而不是让他人获得物质世界中的物质。个体对非本体的他体自然地投入关注与爱护,就必然会让物质世界中的物质通过该个体的努力而流入他体。
持生物进化论的学者认为,利他行为使有机体为了同类中其他成员的生存,而减少其自身或其后裔生存机会的一种行为。在动物世界中对后代的关爱也是利他的一种生物表现。母爱就是一种利他的生物表现。
社会心理学领域认为,利他即无私地关心他人的利益。人是群居的,一个人在其生活的时空中总要经常与他人发生作用,如果这种作用具有替代性建设性地为他人服务的色彩,并在这种作用中使自身感受满足,这个人就会受到他人的欢迎。如果一群人中的每个人都运用利他对他人施加作用,这群人的时空将是充满爱的时空,是一个无比温馨的时空。如果人人都献出一份爱,世界将变得更加美好。
我国社会倡导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从心理防御机制的角度来看,就是要求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运用利他。在社会生活中对他人的作用为服务时,全心全意地投入。而全心全意的源头,就是对他人真挚的爱,不求回报的爱。在施爱的同时,施爱方已经得到了满足。
利他是个体的一种行为,它产生的宏观现象是有利于他人,它产生的微观现象是操持者获得个体的内心满足。在利他行为产生的现场,人们可以看到利他行为操持者使他人受益,可以感受到利他操持者内心获得了快乐。也就是说,利他使操持者获得幸福,同时也使受益人获得幸福。利他产生了多维幸福。
二. 悦 纳
悦纳是成熟心态之二,个体对自己所面对的现实都能欣喜地接受,这样一种心理状态就是悦纳。个体总是存在于现实的时空中,当个体具有悦纳的成熟心态时,个体必定对现实存在的时空在在都能快乐地接纳。
在现实时空中,存在不一定总是美丽如画、欢乐弥漫、风和日丽、好事联翩的,每个人在自己的生活中总会遇到不如人意的事,或者是人们普遍认为的倒霉事,甚或是挫折连连,更为可怕的甚至是大祸临头,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应对,做怎样的心理操持,成熟心态悦纳让你照样从容面对,高兴地接纳所有的倒霉、挫折和祸事,因为你已深刻领会了“祸兮福所倚”,你甚至还会对自己经历这样的锻炼觉得是机不可失的难能机遇,倍加珍惜,为自己能够获得这样的锻炼而感到由衷的喜悦。
在现实世界中,个体无时无刻不和现实有密切的接触,现实包容着所有在其中的个体。但是,个体却不一定都包容现实世界。个体对现实世界常常持抵触、讨厌、叛逆的态势,在现实世界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有些人愤世嫉俗,对自己身边的存在这也看不惯,那也看不惯,什么都不是。由这种态势引发了个体企图改变现实世界的冲动,这种冲动的释放,有时会改变与本意不相容的时空为与本意相容的时空,但往往个体的许多冲动的释放是不能改变与本意不相容的时空为与本意相容的时空的。在这种情况下,个体会感到十分失落和痛苦,想蛮蛮不出,想收收不住,湿手沾面粉,甩不脱,去不净,益发焦躁烦缠。其实个体的这种企图改变现实世界的冲动还是不释放为佳。个体不允许释放自己的冲动,在自己的情绪和感觉上可能出现痛苦与不悦,也可能出现快乐与欣怡,还有可能出现无情绪无感觉。痛苦地或不悦地不允许释放自己的冲动,这种心理状态称为压抑,快乐地欣悦地不允许释放自己的冲动甚或快乐地欣悦地消融掉自己的冲动,这种心理状态就称为悦纳。
悦纳是一种心理行为的操持状态。个体在意识中出现了想解决矛盾的冲动,接着立即在意识中欣悦地予以推迟甚或欣悦地消融掉自己的冲动,这样一种心理过程就叫做悦纳。对善于运用悦纳这种心理操持的人来说,一定很善于调整个体的生活,使个体能够和谐地成功地满足所在时空的要求。个体处于现实时空中,个体处于现实社会中,社会的存在经常会有不合理、不善良、不清洁、不科学的内容,而这些内容又不是一下子能够解决的,社会上的成功者,就其成功的本质而言,就是成功者很善于在社会生活中运用悦纳这一心理状态,使自己能够和谐地有效地满足所在时空的要求,从而赢取了成功。细加推究,所谓满足所在时空的要求,就是个体能够根据现实社会的存在,适量容忍其中的不合理、不善良、不清洁、不科学,同时又适量地将这些不合理、不善良、不清洁、不科学加以改变或改良。有一种说法认为,在众多心理状态中,悦纳与成功适应的关系最密切。要成为一名高尚的快乐的成功者,就应该掌握悦纳。悦纳能够毫不费力地使个体获得幸福。
三. 升 华
升华是成熟心态之三。个体将平时生活中的一般化内容加以美化和崇高化,从而对平时生活享有美感和快感,这样的一种处置方法就是升华,是个体心态成熟的一种表现。人们生活在现实中,生活中大量存在的都是极其普通和平凡的内容,一般地说,它不大会激起人们的激情,不大会带给人们幸福和快乐的感受,但是经过美化和崇高化以后,那些一般生活内容中潜在的美和深藏的崇高涵义悉被探得和揭示,从而那些一般生活内容就将呈现出五彩缤纷的耀眼宝光,操持者的内心不禁喜遍全身,对操持内容爱不释手,并且全身心充满幸福的感觉。
升华是一种心理行为的操持状态,当个体把现实生活中的一般性内容加以美化和崇高化时,该个体所操持的心理行为就是升华。
升华常常是运用社会所许可和倡导的活动满足个体被压抑于无意识中的本能行为。它间接地或减弱地表现了本能,既无不良后果,又不明显地丧失乐趣。升华不仅本能可被接受,还能使想法变得有趣和崇高。升华有一个确定的也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日常生活中用幻想的崇高和美好的虚构来得到现实的满足。
人们在现实的生活中,由于应用了升华,使现实生活中原来极其普通和平常的内容变成美好和崇高的内容,从而使人们益发热爱现实和珍惜现实。升华不仅使生活在平庸中的个体顿悟现实平庸生活中的伟大涵义,还使生活在不幸与烦恼的现实生活中的人们彻悟不幸与烦恼的现实生活中的潜在的深远意义,使生活中的平庸变得伟大,使生活中的不幸与烦恼变成幸运与欢悦。美好和崇高既有一般社会的认识,还有各种更为深刻的哲学认识、文学认识、科学认识和艺术认识,这些都是潜在的深远意义的所在。这些认识常常需要人们去发掘,因为在一般的社会认识中,它们是不显眼的,不容易被发现的。它们存在于深层的时空中,要从时间的广义界域和各种特殊界域中去寻求,要从广义的空间和各种特殊的界域中去探求。操持升华也就是个体在各种特殊的时间界域和空间界域中寻求和探求现实存在的生活内容中的深远意义,也是个体运用更为深刻的哲学认识、文学认识、科学认识和艺术认识去认识自己面临的现实生活的操作。个体在升华的操持中,也会不知不觉地使自己逐渐具有了更为深刻的哲学气质、文学气质、科学气质和艺术气质。个体不仅在操持中使自己获得了快乐和幸福,还使自己得到了完美的气质培养。由于运用升华这一心理处置时,经常出现美化和崇高化的运作,这样一来,潜意识中对美的追求和对崇高的趋附会形成一种强大的心理行为惯性,该个体的行为也会因此日益显现其美的色彩和崇高的辉煌。
四. 预 筹
预筹是成熟心态之四。预期具有期盼、企盼、期望、希冀的同义,在作为心理学的一个专门名词时,常常需要人们做一番概念准备,此外预期总含有对未来的美景的盼望的内涵,它和心态中的预期总好像有点对不上号。若改用预筹来作为成熟心态预期新的名号,从字面的意思能够比以前更准确地反映成熟心态预期的内涵,在一经决定并确认为心理学名词后,预筹能够十分准确地反映成熟心态预期的内涵,在文字名词的使用上可以不再加以说明,就可以充分显示预筹的成熟心态含义。
在迎来新现实时总伴有足够安全与满意并触发由衷的快乐,这样一种心理状态,称作预筹。新现实的到来未必都是美景良辰、功成名就、处置有方、利落顺畅和得心应手,它和一般人们的期望常常会有很大的差距。为了使个体在现实中能够对未来时空中的境遇具备有效和实际的期望,这就需要个体具备成熟心态预筹。
未来可能是美好的,也可能是并不美好的,要善于为未来的内心不舒服感受作好切合实际的打算。预筹是一种提前的赶早的筑垒起能够减缓内心对未来不安的心理防御机制。如果在某一事件发生之前,人们能体验到适度的焦虑,将有助于人们对这一事件产生良好的适应。从某种程度来说,预筹能有意识地容忍其他自我防御机制无法忍受的感情。
个体在现实时空中经常会想到未来,个体对未来应该有一个有效的期望值。不要对未来期望过高,对未来期望过高的期望不可能是有效的期望;也不要对未来期望过低,对未来期望过低的期望也不可能是有效的期望。预筹就能够十分完美地垒起这种有效的期望。
一般情况下,人们常常把将来估计得十分美好,憧憬未来的如画美景,而当将来变为现实时,又常常不如人意,人们也就常常为此而不快,甚或痛苦,为此,若能使自我常常对未来体验适度的焦虑,这样既能有助于自我对未来发生的不如意和不幸具有提前的承受准备,又能当预计的不如意和不幸在未来成为现实时,因为常常没有下落到自己原先认定的糟糕下限,而使自己获得十分庆幸的感受,预筹就能担当这项任务,预筹还能产生一种作用:对未来产生一种提前的悦纳。
人们回眸而望,现在的境遇有多少是在过去的期望中出现过的,可以说现在的境遇十有八九不属于过去期望中存有的。因此,何必过高地期望未来,又何必过低地期望未来。预筹之妙在于它所确定的期望值在未来成为现实时,不会带给你极度的痛苦和不安,它带给你的是十分的平静与坦然。预筹之妙还在于现实的我在对未来期望时不会产生过多的忐忑,,一切都可以接受,一切又都处于自我的预判中。
运用预筹可以使人们利用心理科学研究的这一成果,使个体在现实生活中感受到幸福,使个体在将来光临时总是感受到幸福。
五. 幽 默
幽默是成熟心态之五。个体运用谐趣的操持化解各种不良心境和难处空间的心理运作状态就是幽默。具有幽默心态的个体经常善于运用谐趣化解不良心态和难处空间。有一种说法,当个体具备了幽默的心态以后,该个体就不再会有不良的心境和难处的空间。人生对其而言,如同一场游戏。没有哪一种场面会使其难堪,没有哪一种境遇会使其懊丧。
幽默需要谐趣,谐趣是幽默操持的灵魂。谐趣是什么?谐趣是一种高尚的有深刻人文内涵的充满诗情画意的使人产生舒心欢悦的文化内容,幽默的操持调动了谐趣的弥漫,难处空间会在弥漫谐趣的空间中统统悄然化解,所有的不良心态会自然地迅速地转换成为良好的心态。一句话,一个情节,一个动作,含有一点滑稽,充分体现站在高处,俯视人生,总总皆是游戏,浑身好不自在潇洒,什么尴尬,什么无地自容,统统烟消云散。
谐趣是一种高雅的富含哲理的内蕴些许喜剧色彩因素的文化素材,当个体出现不良心态或遭遇难处空间时,运用谐趣,通过一个字,一个发音,一个词汇,一段表述,或是一笑一哭,一个把式,一个场面的短暂延续,就使不良心态一下子遁于无形,使难处空间一下子变得和谐温存。在心理防御机制中,幽默明显地表达了个体的观念和情感,而且不使自己感到不适,也不会对别人产生不愉快的影响。幽默一有时是一种理性活动形式,这种形式本身并不一定让人产生幽默感,它还需要人们以一种“玩笑”的态度去看待它。高级的幽默涉及“解答”,即涉及能够理解其中的“可笑之处”。
谐趣的拥有是需要修养的,对文学的修养,对音乐的修养,对绘画的修养,对大自然的修养,对科学的修养,对哲学的修养,在这些领域中吸取诗情画意,领会人文内涵,提取欢欣舒悦的质素,领悟宇宙的奥妙,吐出缕缕使人茅塞顿开的文字思绪、敲击阵阵让人心悟神觉的音响宣教、腾挪连连给人迷途指点的动作明示。所有这些思绪、宣教和明示会自然地编结出谐趣。在运用谐趣的操持时,个体会陡然站在高处,低头俯视人生,可见处处谐趣,在在游戏,此时个体浑身好不自在潇洒。
幽默会引人发笑,在一笑之间,什么凶狠残暴、什么怨声载道,什么难解恩怨,什么岁月无情,什么刀山火海,什么难熬痛苦,全部被消融化解。幽默的威力无穷,幽默的神奇力量能够扫荡世间所有的难处,幽默的强大威力可以席卷人间所有的尴尬。
幽默的操持尽在那一瞬间,奇快无比,它真是四两拨千斤,它果然具备惊人的化学消融力,它确实把操持者陡然提升到宇宙天边,居高临下,全是一阵游戏,历史在面前宣示短暂现在的毫无意义,山穷水尽的后面就是柳暗花明,无路处的转弯也就有了又一村。幽默就是一个法宝,一旦祭出,法力无边,尴尬还不自惭形猥,败下阵去;难处肯定夹着尾巴,远走高飞。
六. 好 学
好学是成熟心态之六。当个体对现存时空或非现存时空的内涵热情关注与探究、乐于知晓与掌握时,该个体所操持的心理行为就是好学,该个体的心理状态就处于好学的心态。好学就是乐于发现、发明,乐于模仿、操持,乐于创新、开拓。好学基于兴趣,兴趣对于个体能够产生针对对象的活力,兴趣发生作用时,个体的潜能将得到高强度的释放,个体的生理状况也会处于一种最佳状态,学习过程使学习者不断进入新的领域,学习者的神经系统处于高度的兴奋状态,敏感和激动使学习者的整个系统都进入了反应灵敏的状态,学习者感到特别舒畅,幸福感十分强烈。
现存时空有极其丰富的内涵,每一个实体,每一个场,每一个现象,每一种运动,都包含着极为巧妙的结构、关联与运作,只要对其中的一点投入关注,就会使人美不胜收,兴味盎然,看也看不够,玩也玩不够,实在太有趣了。所谓复杂和深奥,对兴趣投入者来说,就是有趣有趣太有趣。浓厚的兴趣使个体对所关注的点更加关注,更仔细地看,更认真地听,更投入地触摸。兴趣发生作用时,个体的潜能无穷地激发、释放、运作,个体的感官和机体所能发挥的能量最多时可达平时的几十倍,这时个体的感觉、思考、逻辑、判断、语言组织、操作技艺、躯体动作都会达到最佳状态,灵敏无比,速度惊人,个体的生理状况也会处于一种最佳状态,神经系统、运动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排泄系统都一起协同灵敏地运作。学习过程使学习者不断进入新的领域,新的领域的刺激又会对学习者的神经系统发生新的激发,新的敏感和激动使学习者的整个系统又进入了新的反应高度灵敏的状态,学习者感到新的持续的舒畅,幸福感十分强烈。
好学的行为在现今社会是合法的高尚的有利于人类持续发展和进步的行为,好学是现今社会普遍推崇的行为,好学者往往会受到社会的赞许,受到个体生活所在群体的鼓励和褒奖,好学者也会在这些赞许、鼓励和褒奖中感受快乐和幸福。好学带给个体的幸福感不仅有第一波,还有第二波,甚至第N波。
为什么有一些人不能具备这种好学的心态,原因很简单,这些人缺乏对对象的热情,缺乏对对象的兴趣,或者是对学习怀有急功好利的初衷,想从好学的操持中出现投入少收获多的愿想,想一举功成。实际上怀有好学心态的个体,经常是不含有任何功利色彩的,它仅仅是一种强烈的兴趣和爱好,是对存在于个体周围的现象、过程、实物和场的酷爱,是对感知、发现、发明、新技的迫切追求。
好学要从细细地观察、渐渐地投入、默默地模仿开始,细细地观察自己身边的存在,由点到面,由面到体,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近趋远,由微识宏,由宏钻微,由静明动,由动剖静,一定要投入,要下海,要进去,无须狂热,但须持恒,跟着看跟着听跟着闻跟着品跟着做,改变一下看的角度,更动一下听的方向,移换一下闻的深浅,修订一下品的标准,创新一下做的流程,兴趣自然光降,动力自然诞生,快乐自然潮涌,好学自然成为自己拥有的心态。
七. 善 动
善动是成熟心态之七。每个人都必须清醒地认识:人是动物,动物就不能脱离动。在研究动物的特征以后,人们也必须认识,动物除了动之外,也必须有足够的静。静是为动作能量储备,动是为静做能量输出。人若无休止地动,就会丧身,因为人的能量大量消耗,就会形成人的虚脱;人若持续不断地静,也会杀身,因为人的能量大量积存,就会引起人体因能量过剩而引发各种生理和心理的疾患。几乎每一个人都有这种体会:过动使人感到疲倦,过静也使人感到无所适从。
成熟心态的善动就是个体善于操持一定量的运动以满足在生理上人体的各种系统运转自如,在精神上人体的感受舒畅愉悦的心理状态。善动在空间形态上展现的是人体的动静交替激抑,在一个时间周期中,人体动动静静,做做歇歇,激发热情、斗志、情绪,抑制过热、过激、亢奋。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人体就要善于运动,静止其实是运动的另一种特殊的形态。睡眠、安坐、闲站、平躺都是人们习惯的静止状态,也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状态;步行、奔跑、劳动、运作都是人们习惯的运动状态。人的静态和动态就应交替出现,人的激发和抑制也应交替出现。
在认真地观察了人的运动以后,可以把人的运动归纳为下列四种运动:基本生活行为的运动,体育体能锻炼的运动,工作专业行为的运动,休闲娱乐礼仪行为的运动。善动不仅在动和静之间进行交替出现,也应该在运动的种类中进行交替出现,善动在这一方面更要做出出色的展现。
长时间进行某一种运动对于人的某一部分就会产生过劳,如果换一种运动,相应地就会让人体的另一部分运作起来,而原来在运作的部分就可以休息了,这也展现了微观的动静交替激抑。微观的动静交替激抑可以这样来认识:人体在运动时,经常让人体的各部分器官、神经、系统用用停停,停停用用,人体的四类运动的交替激抑,就能够非常有效地呈现微观交替激抑。
微观交替激抑可以为人的高效运作做出非常容易而且有效的贡献,它的作用会使人用较少的精力支出而获得较大的成效。微观交替激抑除了在四大类人体运动之间的交替,还可以在某一类大运动中的小领域之间交替激抑。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在人体的工作专业行为的运动中,如学习外语是这一运动中的小领域,人们可以在学习外语的运动中分出更小的领域,用手书写外语,用口朗读或背诵外语,唱外语歌曲,生词记忆,短句记忆,与别人外语对话等等交替激抑,很多人已经在这样的交替激抑中收效丰厚。又如在人体的工作专业行为的运动中,常有学习与工作的交替激抑,也就是在工作中学习,或是在学习中工作,这种形式的交替激抑更是很多社会人已经并正在频频实践的内容。
八. 运 谐
运谐是成熟心态之八。运谐是个体成熟心态的一种表现,当个体对现存时空总能处以平和、渐趋、圆润,并使自身伴生快乐,这时个体所操持的心态就是运谐。个体对自己生活的空间,对自己通过各种方式或工具能够到达的时间和空间,对自己所处的环境,总能自然地投入自己的关注和努力,使这个能够包容自己的时空,也能够平和地包容与自己共存的一切,让自己在共存的过程中,通过自己的努力,力求共存的各方通赢,让双赢,三赢,统统都赢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生气勃勃地展现。
运谐也意味着追求和谐,和谐是融融洽洽,和和睦睦,互相宽容,互相关切,真情相处,在和谐的时空中,所有存在于该时空中的个体心态,体现在自身运转上的是好学、善动,蕴存于待人举止上的是利他、悦纳,闪烁于现实和未来谋筹中的是预筹、升华,调处于个人神情舒展上的是幽默。求谐在个体行为上的突出表露是平和、渐趋与圆润。
平和地待人待时待事,既为平,必无突无刺无棱无凹,抚之舒展,摸之无阻,感觉如一,无穷无尽;既为和,必无争无抢无占无贪,和和气气,柔柔软软,松舒不尽,怜恤无止;渐趋地追求发展进步,既为渐,必无急无躁无强无掠,悠哉游哉,鹅扇轻摇,长袖舒展,前行稳健;既为趋,必无止无歇无断无休,永不停止,矢志不移,日有所进,时逼目标;圆润地存在作为施展,既为园,必无直无角无展无跨,原地兜圈,匀匀称称,处处一样,循环变化;既为润,必无干无枯无硬无冲,湿湿黏黏,无孔不入,强硬消融,丰滋滑溜。
平和、渐趋、圆润是一个统一体,是一个神奇的统一体,这个神奇的统一体带给个体的效应:在成功的道路上几乎是必胜无疑,在生活的过程中基本是幸福连连,在相处的关系中经常是和风轻拂,在追求的过程中必定是水到渠成,在祸福的降临下依旧是一样舒坦,在爱恨的选择中从来是善待恩怨,在情感的沸腾时总能够抑流细泻,在贫富的相待间绝对是一视同仁,在成败的人群前肯定是平等相待,……
运谐的行为是个体积极追求和谐的基本行为和汇总行为。谐乃大他最高尚和最完美的目标,谐乃世界大同,也就是最高层次物质财富在人间被人们普遍享有,高道德层次和高社会适应的行为集合为人类所共同具备。人类的运谐就是为实现大他的最大的需要而努力的过程,运谐的过程中有大无畏紧紧相随。运谐经常获得个体的自我激励,而所有激励点几乎全是利他所竖起的宏伟目标,在现实时空中,经常有新颖的利他素材频现,这些利他的新颖素材经常是最好的个体自我激励点。
个体在运谐的过程中所展示的人格经常是:能够很快地满足所在时空的要求;能够对周围的人(群众)有号召力、影响力、引导力和指挥力;能够较长时间集中自我注意力于某一确定的客体(含状态、过程),并从中获得一定质量的领会、发现或创意;处事时多谋善虑,练达利索;运作时总具有一定的智力主持;所有的行为基本上依持自己的信念与知识,独立地有的放矢;经常处于在自我高强激励下的定向热情高涨并奋发有为;运转时无羁无绊、善于迎新、面对现实、开拓进展;经常处于稳如泰山、老练沉着、常保平衡、不浮不躁,并且包容大海、不露声色、羞辱无损、褒捧无狂;在艰难困苦的面前,敢闯敢干、一往无前、无所畏惧、大气凛然,并且远离忧愁、无牵无虑、心平气静、坦荡舒畅;严格要求自己,加强自我规范,时刻注意使自己十全十美地满足所处空间的要求;心细防微、避免上当、有效防范、常保安稳;亲近他人、密切交流、频施谐助、心扑集体,并且诚朴开朗、热情洋溢、体贴周全、感人肺腑;待事认真、一丝不苟、严格把关、刻意圆满;接手定办妥,绝对靠得住;情感丰富,在在入眼,丝丝有感,并且洞察细微,信号敏捷,反应迅速;遇事乐观、放眼远方、不拘目下、憧憬美好,并且心胸畅荡、豪迈无羁、开怀思乐、无怨无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