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热闹闹的团购市场正在形成“马太效应”。
就在诸多团购网站或倒闭、或裁员、或收缩的背景下,被称为“中国网络团购维权第一案”的源自法国运动品牌乐卡克(Le coq sportif )与嘀嗒团、走秀网之间的诉讼纠纷在长达一年后终于有了结果,乐卡克方面获得胜诉,嘀嗒团、走秀网被判定需立即停止侵害、消除影响、并赔偿损失。
“公鸡”胜诉
“我们打官司并不是反对电商,电商是非常好的事,我们相信电子商务会有更大的发展。”在世界知识产权保护日的前一天,即4月25日,宁波乐卡克服饰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王可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当天,被称为“中国网络团购维权第一案”的乐卡克与嘀嗒团、走秀网之间的诉讼纠纷在历时一年后有了结果。
当日上午10点,乐卡克方面获得了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胜诉的判决。判决内容如下:
1、乐卡克方面获得胜诉,株式会社迪桑特对第2000475号“le coq sportif及图”商标享有注册商标专用权在中国依法受到保护;
2、被告深圳走秀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走秀网)、北京今日都市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嘀嗒团)所提出的包括平行进口等抗辩均不成立。被告走秀网的涉案行为已构成对原告注册商标专用权的侵犯;被告嘀嗒团虽有合法来源,但没有尽到合理的注意义务,与走秀网共同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判定两被告需立即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偿损失;
3、走秀网需赔偿原告经济损失80000元,为本案合理支出8000元;嘀嗒团需赔偿原告经济损失20000元,为本案合理支出2000元;责令两被告在判决生效三十日内在《中国消费者报》刊登声明以消除影响。
资料显示,乐卡克(Le coq sportif)是一家运动品牌,以公鸡作为品牌标志,起源
于1882年,由艾米鲁·卡米哲(Emile Camuset)创建于法国的洛米里·希鲁塞,在上世纪中期风靡全球,2004年由宁波乐卡克服饰有限公司引进到中国市场。
据悉宁波乐卡克服饰有限公司是由宁波杉杉股份有限公司、宁波杉杉荣光服饰有限公司、日本株式会社迪桑特、伊藤忠纤维贸易(中国)有限公司共同出资组建。
宁波乐卡克方面在介绍此案的经过时称,2011年3月12日先后有消费者向其询问嘀嗒团99元团购乐卡克鞋是否为正品,在乐卡克工作人员查看及内部调查后,确认此款鞋不是其品牌生产,也未做委托销售,初步鉴定为假冒产品。随即安排人员查清事由。同年4月12日乐卡克律师向北京市朝阳工商举报嘀嗒团(北京今日都市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走秀网(深圳走秀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因供货商为深圳走秀网,朝阳工商随后建议可以向深圳工商直接举报。
2011年5月初,乐卡克就走秀网、嘀嗒团涉嫌团购销售假冒品牌运动鞋一事正式向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递交起诉书。请求法院判定两被告立即停止侵权,赔偿经济损失及相关合理支出;并在媒体刊登声明,消除由此引发的不良影响。当年5月26日,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正式立案受理。2012年春节前后,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三次开庭审理本案。
“我们还没有收到正式判决书,现在不方便发表评论。”4月26日,走秀网深圳相关人员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而嘀嗒团内部员工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会将此采访提交上去,让相关人员给记者回复,不过截止记者发稿时为止,一直没有得到相关回应。
嘀嗒团网站介绍显示,其创办于2010年7月,是一家定位于“精品团购”的团购网站,高管团队主要出自谷歌中国,如创办人是谷歌中国区销售总经理宋中杰、副总裁朱敏曾任谷歌中国渠道运营总监、副总裁李金龙曾任谷歌中国高级渠道销售经理、副总裁李跃军也曾任谷歌中国高级渠道经理。
团购的“马太效应”
显然乐卡克的纠纷起于嘀嗒团99元团购乐卡克鞋,事实上由此可以窥得团购时下的发展路径。众所周知,团购可以说是近两年互联网中异军突起的热门概念,鼎盛时在国内高达5千多家。
据《2010年国内网络团购行业数据统计分析》显示,截至2010年年底,国内团购网站数量就已是2612家。而团购导航网站领团网的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8月31日,全国团购网站数量达到了惊人的5610家,即9个月时间新增了惊人的2000家。
盛极而衰是市场的普遍规律,团购也不例外,“泡沫破灭”开始出现。团购导航网站团800发布的《2011年11月份中国团购市场统计报告》数据显示,11月全国共计新增15家团购网站,因网站无法访问、无产品更新或业务转型被视为关闭的团购网站共计165家。截至11月底,全国现存团购网站约计3907家,环比减少3.7%。而根据团800此前针对地方团购站所做的一项调研,最近一周(按调研当天计算)有更新本地消费类团购的仅占42%,如果严格按照O2O模式(线下商务与互联网结合)的定义来界定团购网站数量的话,估计全国不足2000家。对比高峰时的5610家,即64.3%的团购网站“人间蒸发。”
“去年那么多家团购网站,为了赢利只有靠这样赚钱。”乐卡克诉讼代理律师杨凯4月25日对《华夏时报》记者分析称。
与大批团购网站蒸发相伴随的就是另有诸多团购网站裁员、收缩。如去年下半年以来,就有团宝、24券、高朋、拉手、窝窝团等知名团购网站出现过裁员甚至撤站的消息。龙年伊始,更有团宝网传出因资金告急、出现倒闭的传闻。
即便如此,团购的变局还是没有结束。就在今年4月11日晚,赶集网发布消息,与窝窝团达成战略合作,即日起将联合运营赶集网团购业务。赶集网在其团购页面提示用户,2012年4月12日0时起,赶集团购与窝窝团联合运营后,原有赶集团购用户如需要购买联合运营商品须在窝窝团重新注册。业内普遍认为,赶集网此举意味着完全外包给窝窝团,放弃团购业务。
4月17日更有消息传称,团购鼻祖Groupon在华与腾讯合作运营的高朋网出现重大变化,腾讯已经将所持的高朋的股权转让给了F团,高朋将交由F团来运营,所有进行中的团购产品也即将下架,而且最晚在5月前后就会有消息公布。对此,高朋网首席运营官欧阳云对外称,暂时不便对外作出任何的评论。而有F团方面的消息称,两者的确在进行深度合作的洽谈,但是具体方案尚没有最后确定。
“团购已经出现问题。团购是电子商务的一个细分市场,代表是的是本地生活服务的电子商务。”易观国际分析师陈寿送此前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分析称,“团购出现泡沫的原因在于投机心理的推动,投资方试图把握新的投资热点,创业者希望通过团购上市圈钱。”
与团购网站大面积整合相伴随的是,团购成交额却呈现新高。团购导航网站团800对国内独立运营的主流团购网站最新统计显示,3月份国内团购成交额和开团期数双双再创历史新高,本月销售达到17.3亿元,同比2011年3月增长了236.2%,而11.2万期的开团期数也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月。
团800认为,在整体规模进一步扩大的同时,团购行业仍继续“瘦身消肿”,本月又有357家团购网站关闭或转型。值得关注的是,整合洗牌的趋势终于蔓延至前十名大站身上,十强内的差距进一步拉大,曾为“两亿元俱乐部”的美团网、拉手网和窝窝团均迈过月销售额2.5亿元的基线,三家加总约占整体成交额的49%。而十强中58团购、F团、糯米的月成交额均超越亿元,大众点评团月成交额则超越2亿元。
市场普遍认为,团购行业正在呈现极强的“马太效应”,即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格局。
团购维权第一案隐涵的团购“马太效应”
评论
2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