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优势型经理人最有效的权力——激励权
作者简介:吴光琛,著名企业管理学专家、“优势导向管理法”创始人、中研管理咨询专家委员会委员、顺德区人力资源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杏坛政府公共政策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养宝集团管理顾问、金梧桐人力资源有限公司董事长、顺德区政协委员、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顺德区人力资源协会秘书长。著有《优势型经理人》、《喻世恒言》、《黑洞--74种中国企业病的诊断与防治》、《中国企业黑洞--62个中国企业现实问题的诊断与透视》等10余部专著。
1、经理人的五种权力
“在优势导向中,经理人最有效的权力是什么?”我问优势型经理人。
“是激励权”优势型经理人非常干脆地说。
“激励权?”这是一个很新鲜的说法。
“一个经理人的权力结构大约有五个方面:(1)强制权——经理人下的行政命令,不服从可以惩罚;(2)法定权——规定经理人的权力范围及职责,多大的职位就有多大的权力,也相应承担多大的责任;(3)激励权—— 它是对员工工作的认可与诱导,包括物质的奖励和精神上的鼓励以及对员工心理因素的良性导向;(4)专长权——用专业知识和才能赢得员工的尊重,所谓“硬专家”的特点,就是指发挥“专长权”,用专业技术知识管理企业;(5)个人影响权——经理人的品质、作风、个性等得到员工的心理认同。”优势型经理人说。
“这五项权利是不是每一个经理人都要同时具备和运用?”我问。
“这只是经理人所具备的五项权力,并不意味着要求每项权力都必须在企业管理同时运用,每一名经理人都会偏重于行使其中的某些权力,以这些权力为主要管理方式,配合其它权力的运用,就产生了各种不同的管理效果。”优势型经理人回答。
“作为一个优势型经理人,你最重视的是哪种权力?”我追问道。
“那当然是激励权了。”优势型经理人很干脆地答道。
“那是为什么呢?”我穷追不舍。
优势型经理人没有直接回答我的追问。
2、激励是一种效力极大的权力
我是一个打破砂锅问到底的人,优势型经理人很了解我的这一特点。
第二天一早,我一上班就来到优势型经理人的办公室。
优势型经理人看了我一眼,笑呵呵地对我说:“我没有看错你那执着的韧性。”他停了片刻:“好吧,我们今天就来讨论讨论一下经理人的激励权。”
和优势型经理人讨论“激励权”的问题,我一下子精神十足。
“对于优势型经理人而言,激励是实施‘优势导向’的一种最有效的措施,优势型经理人通过激励来发现和培育员工的优点,因而,激励也就成了优势型经理人最重要的一种管理权力。”优势型经理人说。
“那我们该如何来理解这种权力。”我问。
“我们不能把管理艺术理解成一种‘权力活动’或者‘统治方式’,它应该是经理人对员工或下属组织实施的一种心理影响过程,是引导人发挥心理的优势和能力的优势,指向并达到企业目标的一个行动过程。进行这种影响,激励是最有效的手段。”优势型经理人说。
“可是,在企业管理的现实中,我们的经理人却常常忽视了对这种权力的运用。”
“是的,激励之所以受到忽视,其原因主要在于以往我们总是把激励权误认为仅仅是奖励权,极大地削弱了激励的功能,奖励只是对员工工作绩效的肯定。它的效力又常常因为奖励形式的简单而带有局限性,比如物质奖励主要发给奖金,精神奖励主要是表扬。因此,奖励权只存在员工成功之后给予总结性评价时才发挥作用,失去了应有的“导向性功能”,变得单调而乏力。激励的内涵则丰富得多,它不仅包括对工作结果的认可,更主要的是对工作起始的期望和工作过程的诱导。”
“对于优势型经理人来说,激励权意味着什么?”我紧追不舍。
“激励在优势型经理人手中,是一种效力极大的权力,当员工受到的激励是来自上经理人时,员工受到心理影响的强烈程度大大超过了来自同事或亲属,朋友的激励。优势型经理人运用好激励权,对员工而言,是一个巨大的心理动力源,是对工作的良性诱导和赞赏。”优势型经理人说。
3、激励要注意阶段性特征
“激励是通过对员工心理态度的积极影响,引导他以最佳的态势进行工作,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实现工作目标。实施激励,要特别注意激励的阶段性特征的运用。”优势型经理人说。
“愿闻其详。”我和优势型经理人慢慢地产生了一种亲近感。
“在工作的起始阶段,经理人的激励,应侧重于为员工展开一个乐观的前景,以信任为重点,对员工的能力和素质要抱有信心,这样会对员工构成一种积极的压力,并促使员工努力去实现这种期望。”优势型经理人说。
“当工作进入进程之后,激励的重点如何把握?”我有些心急。
优势型经理人有些慢条斯理:“是激励员工去参与竞争,把个体员工带入群体奋进的氛围里,让他在合作与竞争中接受挑战,在竞争激励下加倍勤勉地在工作。”
“在工作的进程中,激励要侧重于对员工工作方向的积极诱导,及时地激励将使员工保持恒常的进步。”优势型经理人补充道。
“那么,在工作取得成绩时,激励又该如何运用?”我紧追不放。
“在工作取得成功后,激励是一种奖赏,是一种总结。此时的激励应侧重于对新的工作的引导,使其能借助于上一阶段工作业绩的气势,以最佳的心态进入新的工作。”优势型经理人回答道。
4、激励权会导致新的向心力的产生
“一旦经理人把‘激励权’作为管理企业的主要手段,他的其它的权力就具备了一种向心力,即以激励权的运用为中心的向心力,经理人的权力结构也就产生了微妙的变化。”优势型经理人很有感触地说。
“具体地说,这种向心力会带来什么变化呢?”我问。
“首先,‘法定权’会得到有效的发挥。在行使激励时,经理人可以尽量发挥自己的权限,有多大的权限就有多大的激励力量;其次,‘强制权’的运用,因为是以激励为目标,使经理人避免了陷入‘独裁’的局面,变得更乐于为下属接受;再次,激励创造了经理人与员工心理相融的局面,受到激励的员工很自然会对经理人回报激励,欣赏他的管理才能和领导素质;此外,经理人的‘专长权’和‘个人影响权’,在这个过程中,也已经为员工甘愿接受了。”优势型经理人解释道。
5、经理人要自觉运用激励权
“激励权是每个经理人都应有的并且能够运用的一种权利。”我问。
“是的,而且它还是一个绝非可有可无或者可用可不用的权力。这样说吧,一个极少运用激励权的经理人与一名经常行使激励权的经理人相比,两人的管理才能是有高下之分的,管理效果也绝不相同。”优势型经理人说。
“那么,作为一个经理人,应该如何对待激励权?”
“经理人要自觉运用激励权,千万不要轻易忽视它,更不能在运用时缩小它的功能。换句话说,不要把激励权的运用停留在拍拍员工的肩膀,对下层夸夸其谈一番这个肤浅的层面上,而是要诚心诚意地支持员工的工作,帮助员工解决难题,为员工的进步提供各种机会,使激励具有实际内容,真正产生效力。”
我的感悟:
员工需要生活有意义,经理人有责任给员工的工作赋予意义。
既然企业中占据最重要地位的是员工,那么经理人最重要的权力就是激励员工进步的权力。
注:本人的新著《优势型经理人》已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这是国内第一本真正意义上人本主义管理著作。书中提出了一个全新的管理方法:优势导向管理法。各新华书店和当当、京东和卓越等网站均有售。由本人开发的培训课程“优势导向管理法”也深受企业管理者喜爱。联系方法[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