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乡农民工的生产生活方式


  对传统农民而言,以土地为基础的务农是他们的本分。如费孝通先生所言:“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12]农村社会之所以被人们称为“乡土社会”,恰恰表明土地是农村的本色。在传统农村,若农民不会种田,常常会被人视为“不务正业”,被人瞧不起。然而,在当下农村,许多返乡农民工并未如我们所期望的那样将原来流转或者抛荒的土地捡起来重新耕种,而是选择了脱离土地的谋生方式。尽管他们回归了家乡,但并没有回归土地,形成“回乡不回土”的局面。他们凭借自己在外打工多年所积累的生活经验、经济资本和人力资本,从事着各种非农经营活动。

  从这些返乡农民工的生产生活方式来看,他们中的许多人都已经脱离土地,或者开店经商、或者从事其他副业。即使有的仍然从事涉农行业,但也主要是进行规模经营,以面向市场为主。土地已经不再被他们视为命根子,不再是他们获得农民资格的必备条件。恰恰相反,土地在他们看来已经成为一种负担。像传统农民那样世世代代在土地上劳作被视为“没有出息”的表征,是“老实人”所做的事情,甚至将回归土地视为一种耻辱,是人生的失败。因此,他们都在拼命地挣脱土地的束缚,努力跳出农门,寻找非农化的谋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