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庙:揭开千年的面纱


  随着考古界把注意力集中到关中岐山县城以北凤凰山脚下的周公庙时,这座曾经集万千荣耀于一身的庙宇又一次沸腾。

  岐山是周室发祥之地,难道周公庙真是考古学者苦苦寻找已半个多世纪的西周王城?

  这里三面环山,形似簸箕,古称“卷阿”。传说《诗 大雅 卷阿》中“有卷者阿,飘风自南”、“凤凰鸣矣,于彼高岗”的诗句,描写的就是这里。传说这里曾属周公封地,也是周公“制礼作乐”的场所,传说周公在这里度过了最后的晚年……

  一个传说接着另一个传说。那么,传说是不是有现实依据?是不是就是现实。考古学家以事实说话,传说就是传说。他们要做的,就是从地下去揭开周公庙千年的面纱。

  如今的周公庙让我们感觉规模非常宏大,古建筑有好几十座,但感觉都是明清风格的。看资料,我们了解到唐武德元年,即公元618年,高祖李渊为缅怀周公姬旦的德贤勤政,下诏命吏部尚书长孙无忌在此为周公修建了专祠,这就是最早的周公庙。而韩愈、苏轼等许多文人墨客曾来此游览抒怀,留下了140多首游览诗文和30多通碑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