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与唯物和唯心


  外系:陈嘉珉老师《《道德经》的道体是什么——林永青的“幼儿期”概念启示》的读后感:




【思想点滴】

 1、唯心主义可以是唯物主义者的方法论;

2、《道德经》包涵了唯物和唯心思想,其存世的基础就是唯物主义成分;其流传至今的魔力就在于唯心主义的宣扬方式。

                                                     ——张海勤。



陈嘉珉老师文中提到的“幼儿”比拟人类思想文化阶梯,个人认为:实质上是人类思想和物质互动距离最“短”的一个时期。这就像GE公司前CEOJack.Welch 说的,“一个人穿着六件棉袄,是无法感知温度的”。现在的我们人类何止穿了六件棉袄,特别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各种思想流派得到了大发展,尤其以佛教发展的最为壮实,我们人类感知地球的温度已经越来越以“前人”的智慧来看待今天的万事万物。对《道德经》的某种程度的崇拜,就不能不说是物极必反、鞭长莫及之后的寻“短”行为(张海勤语)。这也像乔布斯创造了世界上最精美的手机、被万千果迷所推崇之后,总结出来的原因有:原初心态和力求简洁。

陈老师这篇文字写出来之后,最近个人有点事情,没有及时阅读,抱歉。不过,昨天晚上,我突然好像悟到了什么:唯物主义立场要坚定(确立的意思),唯心主义可以是坚持唯物主义的方法论之一。如果以这样的立场和思路去看待唯物和唯心的问题,我想:它们俩个就是好朋友了。这个也可能和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有点区别,但是我认为本质上是没有违背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的。因为马克思承认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也将有各种宗教派别的存在。书归正传:禅宗的一些信徒在对待人类生存与发展方面确实存在着对人民生活、思想、事业有帮助的教义。既然,对人类有帮助,那我们就应该欢迎——可能,这也就是佛教最近几年在中国发展迅速的原因之一吧?

个人认为,唯物主义是确凿无疑的了;唯心主义(包括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他们都是人类思想文化的精华。我曾经回复林永青的一句微博,“所谓的佛法就是前人智慧的结晶”。所有的唯心主义产生的一个根本原因就是:人类在日益增多的社会分工面前,在面对不确定性的事情时,产生的一种对未来不确定性的一种主观臆断。这种主观臆断,多是根据前人(或历史)经验做出的,正是由于这种对未来不“负责任”的态度而借用了前人智慧的懒惰表现,形成了“心”的智慧之物——上帝以及他的佛法。

陈嘉珉老师在文中多次提及到的:“幼儿”比拟,我认为其本质就是要回归“物质和思想”紧密互动的原始阶段。人类幼儿时期的“纯洁”思想,预示着思想与物质的“最短距离”和其“物质性”(张海勤语)。换言之,现代人类推崇《道德经》可以理解成对“唯物主义”思潮的回归。《道德经》之所以可以让几千年后的中国人(包括其他民族总共占人类的四分之一多)仍然能够顶礼膜拜,就是因为它的教义里含有最接近客观物质世界的唯物主义成分。唯物主义的这些成分在几千年后的今天,它没有,也不可能被人造的(第三)世界替代。这也是中华民族甚至是全世界的人类继续或者可能是永远崇拜《道德经》的基石。

这就像是黑格尔的绝对精神,虽然是唯心的,但是却是正确的;因为,黑格尔的绝对精神是建立在“假设先有自然”的前提上的。恩格斯调侃到:黑格尔神奇的猜到了唯物主义。黑格尔的绝对精神以思辨的形式,把人类思想领域的那些条条框框说的清清楚楚,这比唯物主义的发现其实还要难,也许这也是黑格尔为何始终没有进入唯物主义的原因之一吧。

由此,我觉得:唯物主义者可以坚定自己的立场,同时也应该好好学习各种唯心主义的积极思想。毛主席在民间向来有传说其对佛教有兴趣,而且其母亲也是个虔诚的佛教徒。在现代企业家中,有不少人也是对佛教顶礼膜拜,这是一种现实。虽然,我对一些唯物主义思路清晰的人不设立自己的唯物主义立场感到愤怒;但是,我还是尊重他们的选择。因为,不是他们坚持就能够证明唯物主义是对的,也不是他们不坚持就说明是错误的;唯物主义它是实实在在的客观的真理,不需要说明,更不需要论证,也不需要讨论,唯一需要的就是坚持和发展。

最后,还是赞成更多的人能够从唯心主义那里学到更多的对人类、对自己有益的思想;同时,也坚信极大丰富的唯心主义就是唯物主义的本质体现。

张海勤2012-4-30 0:33 于广州Phoenixcity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