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深交所近日正式发布《创业板上市规则》,酝酿已久的创业板退市制度将于5月1日起正式施行。创业板作为完善A股退市制度的“试验田”,将在现行退市制度试点成熟之后,逐步推向主板、中小板,一举解决A股市场“退市比例过低”的历史性难题,这必将使A股的制度建设与成熟市场接轨迈进了一大步。
纵观《创业板上市规则》有三大亮点:一是创业板退市制度比主板退市制度更为严格,这对遏制A股市场投资能起到警示的效果,此举不仅能对创业板“三高”发行和新股抄作起到一定的遏制作用,而且《创业板上市规则》还基本不支持“借壳”,这将有利于抑制投机抄作,对于树立正确的投资理解,提高投资者风险意识将大有裨益。二、退市制度出台并不是旨在让一些公司出局,而是以此达到警醒和鞭策更多上市公司的目的。业绩差的上市公司为了摆脱退市的恶运,必将努力奋起。三、退市制度能促进上市公司“优胜劣汰”,这无疑更有利于提高上市公司整体质量,而且能使A股资源进行新一轮优化配置。否则会造成:好的公司因名额有限难以上市融资,而绩差公司却频频重组、借壳死不退市。
不过,我们从《创业板上市规则》发布的退市标准中看出,年内创业板公司面临的退市风险并不高。按照规定:创业板公司连续两年亏损将暂停上市,连续三年亏损则被终止上市;创业板公司净资产为负则暂停上市,如果加续2年净资产为负则要终止上市。那么现在创业板公司上市时间都不长,并且普遍在上市时存在大量超募资金,因此,很少有公司会在短期内出现净资产为负的情况,短期内创业板公司的退市风险似乎并不高。
对此专家们估计对创业板乃至A股的影响有限。但怎奈,这几日创业板出现了暴跌,今日创业板指低开后大幅下挫,盘中最大跌幅逾4%,逾九成个股下跌,A股也受此拖累出现了下挫。那么创业板退市制度推出究竟是利空还是利好?我个人认为,从中短期来看是利空,而长远来看是利好。
首先,由于创业板开板之时制度设计出现了问题,三高发行十分普遍,像海普瑞这样以发行价148元,市盈率73倍的三高股票十分普遍,现在实行了创业板退市制度后,好的一面是创业板三高问题有望得到根本遏制,估计创业板未来新股定价在市盈率20倍左右。但不利的一面是,原先上市的众多高估值的股票必将进行价值回归,所以近来创业板频频暴跌主要原因就在于此。更要命的是,郭树清主席透露,2010年新股平均市盈率是58倍,这意味着投资一家公司,要58年才能收回投资成本。2011年,降到40倍。2012年一季度,通过多种努力,降到30倍。今年4月份,已降到20倍。此话一出,不仅是创业板,连同主板、中小板前期高估值的股票也必将回归合理区间。我认为,由广大投资者为创业板高估值买单,有欠公平。这必将给A股指数带来巨大向下做空动能。
再者,一直以来,A股为什么会存在严重的投机氛围?恶抄新股、三高发行、爆抄壳资源现象始终没有得到有效根治。这主要原因在于,投资者始终相信,无论绩差公司有多烂,管理层不会轻易让其公司退市,由于缺乏退市制度的约束,才造成A股股价对于H股和美股的估值始终偏高。现在创业板退市制度高调推出,这是管理层的一个暗示,以后不管A股如何下跌,即使投资者抄作被深套,也别指望管理层会像从前那样救市。历史也已证明,管理层托市并不能真正解决股市下跌问题,股市的大底由市场自己形成。著名的998、1664大底,从来都不是管理层主动救市的结果,“政策底不是底”已经成为市场的共识。
最后,《创业板上市规则》只是强调对创业板退市的功能,而退市制度出台也要考虑两点,一是问责制度,即上市公司若是出现造假、欺诈、自我包装,最后因退市造成投资者损失的,发行人和保荐人都要受到处罚,投资者有权索赔。另一个是赔偿制度,一旦上市公司退市,中小投资者的利益也要受到相应的保护,因为实际掌控上市公司业绩的是大股东,让没有话语权的广大中小投资者为上市公司退市买单,实在不公,所以必须建立起投资者集体诉讼制度。鉴于这二个配套制度还未推出,现在退市风险直接由创业板投资者承担,中小投资者自然用脚投票,做空创业板。而创业板出现大跌,也必将拖累A股反弹空间。
平心而论,《创业板上市规则》对于完善股市制度,消除目前A股市场的一些因制度问题而造成的老大难问题(如借壳、新股抄作),有着积极的作用,对A股而言长期是利好。但由于前期创业板股票发行三高实在离谱,加上管理层早已暗示未来不会有救市举动,最新创业板退市制度还缺乏对投资者权益保护和有关责任人问责制度。可以预见,未来整个A股市场将逐步进入估值重新定位、回归之途。广大投资者将为A股历史遗留问题而买单,为制度改革的阵痛而同甘共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