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基金角度看长期资金入市


  公募基金管理的基金资产总规模从2007年以来一直在下降。在这个意义上,似乎难以给长期资金入市更多祝福。但如果对公募基金市场里的各个类型基金做一细分,便可以发现某些小类别的基金规模在同时稳步增加,另有某些小类别的基金规模则很有在未来增加的潜力。

  所谓“长期资金入市”,从什么市场入市,以什么产品入市,其实是个很宽泛的话题。本文仅以基金市场为中心进行分析。

  当前,相关法律法规对于基金投资有明确的量化规定,即进入正常运作状态后,股票型基金用于投资股票部分的比例最低不得低于60%,混合型基金用于投资股票部分的比例不得低于30%,债券型基金用于投资股票部分的比例不得低于80%等。再以指数型基金而论,股票市场行情大跌时,其资产必定缩水,因常规指数型基金平均用于投资股票部分的比例长期接近95%,ETF用于投资股票部分的比例甚至长期接近99%。

  因而,对于长期资金入市所能达到的效果,应该先冷静下来,再给予合理的期望值。

  “创新型”基金带来稳定现金流

  首先,中国证监会之所以鼓励更多长期资金入市,鼓励公募基金、养老基金、社保基金、保险公司等机构投资者协调发展,客观上是为了促进市场全面、健康、协调地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然而,鼓励长期资金入市,目的是什么?是买入之后长期持有以获远期红利,还是快闪进出短期谋利以博价差收益?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如果当前市场不足够大,不能给长期资金获取收益的机会,“长期资金们”是不会愿意进入的。

  事实上,公募基金管理的基金资产总规模从2007年以来一直在下降。在这个意义上,似乎难以给长期资金入市更多祝福。但如果对公募基金市场里的各个类型基金做一细分,便可以发现某些小类别的基金规模在同时稳步增加,另有某些小类别的基金规模则很有在未来增加的潜力。

  例如,在创新推动下,分级的指数型基金自面世以来,该类型基金的总规模即一直呈现持续稳定的增长。所谓分级的指数型基金,是指在一个投资组合下,通过对基金收益或净资产的分解,形成两级风险收益,表现在基金份额上即为一定差异化的基金品种。其特点是将基金产品分为两类份额,并分别给予不同的收益分配。

  从目前已经成立和正在发行的分级基金来看,通常分为低风险收益端和高风险收益端两类份额。以某分级基金产品X为例,分为A份额和B份额,首先对A份额约定一定的收益率,基金X扣除A份额的本金及应计收益后的全部剩余资产归入B份额,如出现亏损,则以B份额的资产净值为限,由B份额持有人承担。具体运行方式是,当X整体净值下跌,B份额净值亦优先下跌;与之对应的,当X整体净值上升,B份额的净值亦优先上升。

  从2010年开始,当前市场上的主流分级基金开始出现。以分级基金的可上市交易为标志,分级基金的出现对于完善场内市场可交易品种的风险收益层级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广大投资者可以通过设立在券商处的一个交易账户,实现对于具有不同风险收益层级各种类型可投资资产的配置。

  同时,根据我们的研究和分析,只要相关措施得当,分级的股票型基金也可以获得像分级的指数型基金那样良好的发展态势。

  从整个股票市场来看,发展分级基金是具有十分重要意义的一件大事,它可以完善股票市场的资产配置功能,同时丰富场内可交易品种的风险收益层级。

  而对于基金公司来说,则可以通过分级基金的存在发展将旗下基金的规模做大,对于改变公募基金行业的生存状态也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暂不要对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寄予厚望

  2011年12月16日,中国证监会、央行、外管局联合发布《基金管理公司、证券公司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试点办法》,允许符合条件的基金公司、证券公司香港子公司作为试点机构开展RQFII业务。初期试点额度约人民币200亿元。华夏基金、嘉实基金、易方达基金、博时基金、南方基金、华安基金、大成基金、汇添富基金、海富通基金共9家基金公司旗下香港子公司获得证监会批准,成为首批拿到RQFII资格的境内基金公司。

  对基金公司来说,RQFII资格获批意义重大,有利于其国内业务进一步参与国际资产管理和海外业务拓展。

  但客观看待试点机构应具备的资格条件,例如:在投资运作方面,试点机构可以在经批准的投资额度内投资于人民币金融工具,但为控制风险,试点初期须不少于募集规模80%的资金投资于固定收益证券,包括各类债券及固定收益类基金,不超过募集规模20%的资金投资于股票及股票类基金。

  可明显看出,在当前试点期间,RQFII理论上只有不超过40亿元人民币左右的资金可以投向权益类市场。这个数量级的资金分散到20家机构后再进入股市,也就是几个小小的水滴而已。加上此类产品的设计初衷就是低风险,因此从股市的角度基本可以忽略RQFII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