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文化资源需要顶层设计


   开发近年来,建设文化大省,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甘肃花了很大的心血,取得了很大成绩。目前,甘肃省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加快文化大省建设的各项工作正在逐步展开。在和一些省内专家考察了地方的文化发展现状后,我认为,要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目前最关键的问题是顶层设计。

 
  顶层设计首先强调在大方针方面关注战略性和系统性,即从战略层面总体规划,从系统角度来看文化的发展与改革。其次是强调在内容方面要全面协调、突出重点。第三则是路径与方法,解决体制性障碍与深层矛盾,从而全面协调推进相关领域的和谐发展。中央做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决定,可以说,这本身就是一次顶层设计。
 
  开发利用文化资源的顶层设计,首先要对甘肃文化资源有整体的把握。我们一直讲甘肃是一个资源大省。这个资源不仅指矿产,也指文化。从旅游文化来看,古丝绸之路是中国最具世界品牌价值的旅游产品之一,甘肃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黄金地段。从文化品牌来看,敦煌、《读者》两大品牌享誉世界,铜奔马、牛肉面等品牌急需大力开发并可走向世界。从历史文化来看,甘肃的文化具有唯一性、源头性、丰富性、深厚性等特点。大地湾、彩陶、简牍、西夏碑等都是震惊世界的文化发现。伏羲女娲诞生地、周祖庙、李氏祠堂使甘肃成为中国人寻根问祖的圣地,而丰富的民族文化更使甘肃显得多姿多彩。从地理文化来看,浩瀚大漠、神奇丹霞、巍巍祁连、戈壁绿洲、沙漠草原、黄河落日、神秘月牙泉……甘肃堪称地质博物馆。只要来过甘肃的人,都会惊讶甘肃有如此灿烂之文化和令人流连忘返的风光。如此丰富的资源,急需我们这一代人予以开发、保护、利用,为甘肃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大的动力。
 
  对甘肃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顶层设计,并不是以罗列的方式对各种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进行“照顾性”地安排,而是要有一个灵魂。这个灵魂我们是能感觉到的,但很多年来我们始终没有总结好。地方上搞得各有特色,如武威搞“天马文化”,天水搞“伏羲文化”,平凉搞“崆峒文化”,敦煌搞“敦煌文化”,甘南搞“香巴拉文化”,但没有很好地进行打包宣传与营销。这恐怕是目前文化资源开发利用遇到的大问题。今年两会期间,我省代表提出了把甘肃建设成为“全国华夏文明保护传承和创新示范区”的建议,从一定意义上说,这就是一种顶层设计。
 
  甘肃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顶层设计既要全面系统地认识、规划和发展,又要突出重点。甘肃的文化历史悠久、类型多样、资源丰富、底蕴深厚,无论从哪一点来看,都有可保护、研究、开发的意义与价值,因此,要对甘肃的文化进行大摸底,该保护的保护,该研究的研究,该开发的开发,要把资源用好、用足。但是,如果没有重点,到处“撒胡椒面”,且毫无纲领地发展,到头来可能造成资源浪费甚至破坏,同时不可能形成大产业、大品牌。从目前来看,甘肃最具品牌价值的资源是丝绸之路,这是一个产业带,把这个产业带做足做大,那么,从兰州到敦煌这条横贯甘肃的丝绸之路便犹如蛟龙入海,腾空而起,整个甘肃便会被带动起来。除这条大的动脉外,是否可以再确立几个基点,如兰州、天水、敦煌、武威、平凉等地,形成“龙足”,使整个发展能够有较好的支撑点。
 
  顶层设计里要制定具体路径。既然甘肃是一个文化资源大省,中国又到了一个大力发展文化与旅游的时代,那么,文化与旅游的融合是否就是甘肃发展的最佳路径呢?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通过旅游,甘肃的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都可以被带动起来,同时,在与外界的交流中,甘肃的社会风貌、文明程度、城乡面貌都将得到极大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