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收紧房地产市场24个月后,立场不同的政策辩论不断发酵,地方政府暖风频吹,与中央政府进行博弈。但总理有关合理房价还远未到预期的表态,尤其是刻意对违规发展商和地方官员发出的严厉批评,令人们对楼市政策全面放宽的期待化为了泡影。
为了刺激刚需消费,精明的上海房地商打出了“买房送奔驰”的牌子来吸引人的关注眼球。这种压抑已久后集中爆发的刚性需求,能否支撑楼市的春天?这场开发商与购房者,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双重拉锯,究竟将如何演变?
从某种程度上,银行信贷政策调整被视为楼市触底的信号。连续两次降低存款准备金率为市场注入流动性,使得那些快被“冻僵”的房地产商获得喘息。2011年大部分时间,在上海和香港上市的中国地产股都在超跌,但进入2012年以来开始飙升,有些涨幅竟高达70%。
中国央行3月20日公布的2012年第一季度储户问卷调查报告显示,在不同收入水平的居民中,家庭月收入5万元以上的高收入居民投资房产意愿最低,仅为13.7%,特大城市(北京市,上海市)居民的房地产投资意愿甚至低于2009年初的最低水平,仅为9.4%。
今年以来,中央政府似乎未显露出放松调控力度的任何迹象。但是国务院总理又利用每一个机会重申,希望房价回落至更容易承受的水平。几个急于从土地销售获得财政收入的城市,试图放松政策,结果都被中央政府制止。
“决策者目前的处境十分尴尬。”经济不景气本该依靠松绑房地产龙头企业,推动经济增长,但是又怕网上骂娘声浪,怕被无端拍砖。所以未来一段时间即不会出台更加宽松的政策,也不会出台更加严厉的政策。
对于地方政府来说,这显然不是好消息。房地产经纪公司中原地产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有900宗土地流标流拍,是2010年的3倍。这波土地销售放缓恰好出现在地方政府处境艰难的时期,因为它们在过去数年间积累的大量债务正开始陆续到期。
令人担心的是,在房地产政策调控下,加大普通商品房的供应再次变成空话—2012年年初,近九成房企在制定2012年投资计划之时,均未把土地计划列入投资计划之内,且大多数上市房企均大幅缩减开工面积。这种情况最容造成房源缺乏后的报复性涨价潮。但是短期内,即使用“买房送奔驰”营销策略也是很难如愿以偿的让楼市来旺销的春天。
“买房送奔驰”没迎来楼市春天
评论
4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