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中学习的六条原则


        The Forum Corp的调查研究显示:面对快速变化和新的挑战,约三分之二的企业反应迅速,三分之一的企业行动迟缓。反应迅速的企业取得成功的比例更高——这些企业的领导者拥有从工作和经验中不断学习并改进的良好品质。

      从事学习开发的专业人员也要面对更多重要且艰巨的挑战——根据工作/客户需求提供即时学习和培训,把个体与其工作紧密链接,把从事类似工作的员工联系为一个整体,创建一个可以为组织带来更多商业价值的集体知识库等。并且,越来越多的企业要求其负责学习开发的领导人能够进行知识共享、传播,能够总结出宝贵的学习经验并对其归类,能够寻找到利用组织固化的知识创造商业价值的机会。
      虽然任务艰巨,但如果企业遵循以下六条经过实践检验的在职学习的原则,很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将学习与组织及个人的价值紧密相联
      学习理念在企业内的普及,不仅要针对员工个体,还要在组织层面上创建学习导向型的企业文化。学习对个体及组织的价值,已经在不同年龄的员工之间,不同的技术类型的组织之间,不同定位的企业之间产生深远影响。这一原则对企业管理年轻一代员工来说尤为重要,它有助于企业在引导年轻员工学习的同时,满足组织需求。
      在学习循环中行动和反思
      反思是坚持学习的粘合剂,没有它,学习将难以进行,持久学习更无从谈起。反思往往对企业的生产率、战略和业绩产生积极的影响。事实上,研究表明,行动迅速的企业常常具有并使用“放慢速度是为了行动更快”这一理念。在这些公司内,领导者在强调速度的同时,也重视鼓励员工和工作团队花时间审查、反思当前工作。
     
信念和态度助力行动
      态度和信念上的变化,通常被称为“心智模式”。人的行动是由其心智模式驱动的,因此,要加强员工学习,就要在员工信念和态度中注入学习理念。同时,心智模式对行动的决定程度还受年龄、技术、文化和公司价值观的影响。因此,针对不同的情况要采用特定策略。
     
挑战与支持并行
      最理想的学习环境是:经过努力可以实现学习目标并能够得到足够的组织支持。足够的组织支持是指企业为员工提供这样一个环境:在员工寻求帮助时感到舒适,在学习者犯错时助其理解错误是学习曲线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面对高度不确定性时仍能够继续推进学习。而这些在企业一把手或一线经理把承诺付诸行动时尤显重要。有效的管理者应该能创造并协调各种学习机会,以达到对员工学习的支持和挑战相对平衡。
      创造“教学相长”的机会
      从事学习与培训的专业人士都知道,“教”是“学”的一种特殊形式,这是因为“教”能给予知识和学习更多的粘性。当与更多的人分享知识时,知识将越深入地嵌入到人的记忆和经验当中。
      设计并创建学习社区
      群体环境为学习提供了一个特别有效的氛围,并能清晰地传达“学习就是工作”的理念。学习群体往往是组织捕捉、培育、建立更宽泛集体经验的切入点。如果企业内有一个群体成为“学习榜样”,企业就可以借此引导群体成员挖掘、汇总和分享知识经验。那么,这个群体就可以被称为学习群体或实践群体。然后,便可进一步创建更为完善的学习社区。(《培训》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