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摩擦是美国最后一搏


   美国商务部2012年3月19日作出裁决,认定中国出口美国钢铁制成的车轮存在倾销和补贴行为,美国决定针对这些产品征收反倾销和反补贴关税。这是美国对中国发起的又一个贸易制裁行动。可以肯定的是,在未来几年,美国还将会发起类似的贸易保护主义行动,这不是因为中国违反了世界贸易组织的有关规则,而是因为美国正在上演最后的疯狂。

 
  众所周知,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经过了长达15年的谈判,美国成为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最大障碍。作为1947年10月30日在日内瓦成立的关贸总协定缔约国,中国在上个世纪的80年代开始争取恢复缔约国地位,但是由于美国从中作梗,中国迟迟不能如愿。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成立,中国被迫转而申请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在与美国谈判的过程中,美国设置各种各样的苛刻条件,拖延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谈判进程。经过长期反复谈判之后,美国终于同意中国以“转型国家”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没有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议定书的附件中,只是承认自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15年,中国自动取得市场经济地位。中国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眼看着中国自动取得市场经济地位的期限即将到来,美国变本加厉地对中国实施贸易制裁。
 
  对中国频频发起反倾销反补贴的诉讼,充分反映了美国贸易保护主义的实质,也反映出中美两国贸易不平衡的现状。由于中国没有取得市场经济地位,因此,在应对美国反倾销反补贴的诉讼时,中国企业始终处于被动的地位。近些年来,中国企业为了争取公平贸易的机会,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不惜重金聘请美国的法律工作者向美国的商务部提出自己的法律意见。但是,从实际结果来看,收效甚微。这一方面是因为美国的贸易保护政策拥有庞大的社会基础,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世界贸易组织拖沓的办事效率,给美国以可乘之机。
 
  现在美国正处于总统大选的初期阶段,共和党和美国民主党的总统候选人为了争取更多的选票,一定会在中美两国之间的贸易问题上大做文章,这对于处理中美两国之间的贸易纠纷极为不利。更重要的是,美国政府在解决中美贸易纠纷的时候,越来越倾向于执行美国国会制定的贸易保护主义的法案,从而使中国企业在诉讼答辩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应对的状态,有关案件一旦诉至世界贸易组织,将会直接影响到中美两国贸易的稳定性。因此,中国政府不能寄希望于通过世界贸易组织解决有关问题,而应该采取断然措施,迫使美国的政治人物充分认识到在中美两国贸易问题上设置障碍可能带来的不利后果。
 
  贸易从来都是相互的,中美两国之间的贸易发展,既有利于中国的经济发展,同时也有利于美国的贸易发展。美国之所以在贸易问题上不断出招,是因为中美两国之间存在着事实上的贸易不平衡现象。尽管美国政府已就放松了对中国的出口管制,但是在短期内要想解决中美之间的贸易不平衡问题难度极大。过去中国政府经常采用大额采购方式,平息中美两国之间的贸易纷争,但现在看来,这样做不仅不利于维护中国的利益,反而会形成一种不合理的预期,让美国的政客们意识到,如果继续对中国施加压力,那么有可能会从中美两国贸易中获取不当利益。中国政府应当学会针锋相对,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在处理中美贸易争端方面,未雨绸缪,事先准备应对方案,一旦美国政府在处理中美两国贸易问题上采取不理性的做法,那么中国政府就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中国企业的利益不受损害。
 
  中美两国之间的贸易摩擦由来已久,一些学者私下传言,中国为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否向美国作出了特殊的承诺?迄今为止,在中国的官方文件中还没有发现相关的蛛丝马迹。可以肯定的是,中国领导人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过程中,一定尽了最大的努力。至于在谈判技巧和谈判策略的把握上是否存在严重的问题,需要学术界进行仔细的分析。当前中美之间存在的贸易不平衡现象,不是因为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所造成的,也不是中国实行贸易补贴制度所产生的,而是美国在经济转型的过程中,由于缺乏足够的竞争力,禁止对中国出口高科技产品而形成的。因此,中美之间的贸易不平衡责任不在中国而在美国,美国政府应当仔细检讨自己的贸易政策,在处理中美两国贸易纠纷问题上采取更加务实的态度,不要试图用美国国内法律来解决中美两国之间的贸易平衡问题,因为这样做不可能迫使中国放弃自己的切身利益。
 
  讨论中美两国之间的贸易不平衡问题,容易让人产生一种焦虑感。一些学者认为如果中美两国之间的争端集中于贸易领域,那么就说明中美两国之间的政治关系相对稳定。这是一种非常天真的想法。中美两国之间的贸易摩擦不断,必然会影响到中美两国之间的政治关系,因此,如果不慎重对待中美两国之间的贸易问题,那么,美两国之间的政治关系要想健康发展几乎是不可能的。对于中国企业在贸易摩擦中遭受的重大损失,中国政府不可能视而不见,对美国政治人物在竞选期间发表的不负责任的言论,中国官员也不可能坐视不管。中国政府长期忍辱负重,已经在美国的政坛上产生了错误的思维定势,不少美国政客认为采取咄咄逼人的姿态必然会从中国获得更多的利益。要想彻底消除这种错误的思维定势,中国政府必须奋起反击。只有把贸易争端限定在个别案件问题上,让美国得不到便宜,中美两国之间的贸易关系才能回归正常的轨道,中美两国政治外交关系才能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