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CPI为3.2%,是20个月来的最低值,同时也回到了3.5%的银行储蓄利率之下。由此,也就结束了我国长期存在的负利率局面,对整个社会经济来说有着深刻影响。
虽然从去年11月到现在,央行已两次调低银行存款准备金率,但时下该指标仍在20.5%的超高位,与经济正常运行之所需在客观上存在着脱节。为什么要维持高准备金率呢?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通胀还比较高,央行担心一旦大幅下调准备金率后,银行资金会大量流向社会,从而成为新的推动通胀因素。而现在看来,随着2月CPI“跳水”,应该说这方面的风险已得到了很大释放。换句话说,也就是央行在降低准备金率方面有了更大操作空间。因此,在通胀回落、银行利率转正的背景下,货币政策的进一步松动也就有了良好基础。
有一种观点认为银行利率转正后,会增加银行储蓄的吸引力,减少对理财产品等的需求,一些人也不再因为是负利率而贸然进行投资。根据这样的推断,利率转正对投资市场是有所不利的。这种说法也并非没有道理,因为历史上银行利率转正,的确会导致居民储蓄增加。
但现在未必会成为趋势。一方面,时下的正利率水平还很低,其次现在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收益率普遍高于银行利率,风险度也不大,因此与理财产品相比,现在的普通储蓄并没有多少优势,储蓄理财化已经成为一种潮流。从世界各金融大国的实践来看,这也正是它们所走过的道路。我国的银行储蓄在负利率背景下停滞不前,现在利率转正,当然对于推动储蓄来说是件好事,但未必会对正在形成的储蓄理财化构成太大冲击。换言之,那种认为利率转正后,储蓄会大量增加、银行的存贷比有望改善、相关政策也就不需要再做大调整以及资金会大量回流银行,并推动银行股估值水平提高的观点,未必符合实际。
其实,利率转正最大的受益者应该是股市。为什么这样说呢?2011年股市之所以大跌,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国家实施的紧缩政策,而这样做是因为要控制通胀,避免负利率状况进一步恶化。而为之所采取的各种措施,又对股市产生了拖累。现在,负利率已经告一段落,因此股市投资者纷纷预期银根会逐渐放松。在这种情况下,虽然利率转正本身并不会对股市的估值产生什么直接影响,但是有利于改变投资者对未来的政策预期和改善对经济增长前景的判断,因此某种程度上就具备了对股市的实质性利好作用。现在,大家都在推测,未来几个月CPI还会下降,如果跌破3%的话,那么准备金率等多项调控指标就会有进一步调整,股市也就会迎来一段比较宽松的政策环境,这将有利于其恢复性上涨。
上周股市几经调整,下半周企稳反弹,利率转正的消息对此起到了相应的积极作用。可以预期的是,当人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利率转正所带来的正面影响时,也会提升对股市的信心,从而使得眼前的这波上涨行情能够继续平稳地演绎下去。
利率转正最大受益者是股市
评论
编辑推荐
2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