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鉴精细管理工程,装备我国装备制造业


借鉴精细管理工程,装备我国装备制造业
(东月)
 
2001年,武汉工程大学客座教授、精细管理工程创始人刘先明创新性提出了“精细管理工程”,刘先明提出的“精细管理工程”,是指企业按照“五精四细”的思路与方法,对企业的管理进行精细化改造的工程。“五精四细”的内容是:
一、五精:
1、精华:企业需要有效运用、创造、输出全球范围内的文化精华(含企业精神)、技术精华、智慧精华等来指导、促进企业的发展。
2、精髓:企业管理科学众所周知,企业管理理论也已成熟,但深谙和运用管理精髓的企业家或企业管理者为数并不多,要想成为一个成功发展的企业,企业必须拥有那些为数不多的、深谙和运用企业管理精髓的企业家和一批企业管理者,只有这样,企业管理的精髓才能够在企业成功发展中得到充分运用忽然发展。
3、精品:企业需要把握好产品质量精品的特性、处理好质量精品与零缺陷之间的关系,建立确保质量精品形成的体系,为企业形成核心竞争力和创建品牌奠定基础。
4、精通:市场似江河与海洋,企业和客户的产品、原料等物流是流出和流入江河与海洋的水流,企业需要精致打造畅通于市场的渠道,精致建好畅通于客户的管道。
5、精密:企业内部凡有分工协作和前后工序关系的部门与环节,其配合与协作需要精密;与企业生存、发展的环境的适宜性需要精密,与企业相关联的机构、客户、消费者的关系需要精密。
二、四细:
1、细分市场和客户,全面准确把握市场变化和客户需求,企业发展战略和产品定位准。
2、细分企业组织机构中的职能和岗位,企业管理体系健全,责权利明确、到位。
3、细化分解每一个战略、决策、目标、任务、计划、指令,使之落实到人。
4、细化企业管理制度的编制、实施、控制、检查、激励等程序、环节,做到制度到位。
 
由于刘先明教授提出的“精细管理工程”具有简单而朴素的思想,具有明确而准确的精髓,能将不同的企业引领到一个新空间,促进其优化、提升管理水平,能指导和帮助陷入困境的企业扭转被动局面或扭亏为盈,也能引导和促进先进、优秀、标杆性的企业追求卓越、再创新辉煌,刘先明主讲的以“精细管理工程”为核心内容的课程受到中国兵器工业集团、中国兵器装备集团、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海尔、海信、美的、北京二七机车厂、东方航空等多家单位的欢迎与好评,常德卷烟机厂、四川九州电器集团、上海铁路局、九寨沟风景区管理局、首都机场医院等40多家单位也借鉴和运用了“精细管理工程”,并取得良好效果。
刘先明为中国兵器工业集团讲课
 
刘先明在浙江大学为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工商管理高级研修班讲《精细管理工程》课
 
2011年11月20日,《科技日报》发表了东北大学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机械学科评审组专家张义民的《我国装备制造业应提倡“精细工程”》一文,张义民教授借鉴刘先明教授提出的“精细管理工程”,写道:
装备制造业是对原材料进行加工或再加工及装配以制造出零部件或装备的工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特别是工业发展的基础。建立起强大的装备制造业,是提高国家综合实力、实现工业化与现代化的根本保障。
目前,我国已经成为全球装备制造业大国。按工业增加值计算,制造业总体生产规模基本上继美国、德国、日本以后居世界第四位,众多制成品的产量已位世界前列,中国制造的产品遍布世界各地。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已成为全球重要的家用电器及电子设备制造聚集地,东北已成为重大装备制造聚集地,其他各具特色的制造基地也正在形成。
但是,在制造装备能力不断提升的同时,我国高端装备仍主要依赖进口,装备制造业的关键产品的开发仍需从国外引进很多关键技术,我国仍不是制造强国。
若要成为制造强国,除解决自主创新能力薄弱、高端装备进口居多、关键零部件研发滞后、现代制造服务业发展缓慢、国际性优势品牌缺失等问题以外,还必须在企业提倡“精细工程”。笔者认为这是我国企业提升质量与水平的必由之路。
通过精细化,能够真正了解各个环节之中的每个影响因素,探寻与认识其规律性,规避不利因素,发挥有利因素,众多细致的累积可以铸就一个优质的产品。可见只有发挥持续的精益求精的精神,才会有效地提高产品的质量,提升我国装备制造业的水平。
“精细工程”是企业按照“五精五细”的理念与思路,对企业的研发、设计、制造、安装、运用、维修、管理等各个环节进行精细化运作的工程。“五精”即:精确—精确的理论与技术;精密—精密的设计、计算与分析;精深—精深的专业知识;精制—精工制造;精通—精通管理与技术的团队和人员。“五细”即:细化—细化制度、规章、程序和规范等;细分—细致划分职能和职责,责权利分明;细密—周密仔细地对待任何环节;细别—任何微小的差别都必须重视;细工—精细的工艺。
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需要大量先进的技术装备。但我国装备制造业的技术水平还不高,产业结构不合理,无法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虽然在全球经济化的大环境下,一个国家不可能包揽本国所需的全部装备,但是作为有10多亿人口的大国,从国外买不来、也买不起工业化和现代化,一定要通过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得以实现。只有强大的装备制造业才能武装中国成为工业化强国。

附一、我国装备制造业应提倡“精细工程”
http://digitalpaper.stdaily.com:81/
http://www.stdaily.com/stdaily/content/2011-11/20/content_393091.htm
http://news.cntv.cn/20111120/100601.shtml
 

附二、刘先明简介:
精细管理工程创始人,武汉工程大学客座教授,襄樊学院客座教授,苏州胥城大厦、书香连锁酒店等单位的企业文化顾问。享有“红色咨询师”、“公益质疑第一人”的雅称。
2001年创立了“精细管理工程”、首创性提出了“岗位主人翁”的新概念; 2005年首创性提出了煤矿领导“捆绑式下井”的新观点。首都机场医院、上海铁路局、九寨沟风景区、常德卷烟机厂等40多家单位借鉴了精细管理工程。2002年在天津、东莞两民营企业首创实践了“签约总裁”和“签约总经理”的咨询新方式。
曾为大庆油田、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首都国际机场、海尔、海信、美的、红豆、中国兵器工业集团、中国兵器装备集团、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航天三院、北京市容委垃圾渣土管理处、武汉国资委、苏州党校、北京科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720工厂、北京空军十总队、北京电控集团、中船重工船舶材料研究所、中储粮、中平能化集团易成新材料公司、胥城大厦、书香连锁酒店、川庆钻探、长庆油田采气一厂、辽河油田、中原油田、大庆燃气、镇海炼化、上海石化、吉林石化、天津石化、上海铁路局、红金龙集团新业薄片、山西潞安集团、北京京煤集团、山西焦煤汾西矿业集团、山东农行、吉林邮政、天津邮政储蓄银行、四川电力、深圳卫视、潍坊报业集团、潍坊地税局、新华联集团、中建三局、中铁四局、中十冶、安徽交通投资集团、湖北路桥、内蒙古移动、北京贝尔、北京朗姿服装、上海医药、海南永青、安徽和威、锦州航星集团、中国北方化工集团、华鼎锦纶、真爱集团、黄山永佳集团、陕西北元化工集团、山东鲁西化工、首都国际机场医院、北京怀柔医院、北京平谷医院、徐州中医院等百余家单位提供了企业文化、精细管理工程、管理创新、文化营销、品牌推广、人力资源管理、客户服务体系等方面的咨询、培训服务。
几十篇文章在三十多家报刊、杂志发表;2011年8月16日央视《焦点访谈》播放了对刘先明的采访。曾被中国企业评价协会(隶属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聘为第二届中国人力资源管理大奖活动的评审工作专家。2004年被评为中国十大培训师;2006年被评为中国十大企业管理咨询大师。
刘先明专栏:
http://刘先明.blog.wise111.com
http://liuxianming.boraid.cn/
刘先明讲课场景集锦:
http://blog.wise111.com/blog.php?do-photo-uid-10190-aid-1731.html
刘先明讲课视频:
http://v.blog.sina.com.cn/m/1421269303
联系电话:13910823978;QQ:275399245;E-mail:[email protected][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