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存款保险制度有望出台
存款保险制度是一种金融保障制度,是指由符合条件的各类存款性金融机构集中起来建立一个保险机构,各存款机构作为投保人按一定存款比例向其缴纳保险费,建立存款保险准备金,当成员机构发生经营危机或面临破产倒闭时,存款保险机构向其提供财务救助或直接向存款人支付部分或全部存款,从而保护存款人利益,维护银行信用,稳定金融秩序的一种制度。
银行按一定比例向特定机构缴纳一定保险金,当发生危机时,由存款保险机构通过资金援助等方式来保障其清偿能力的一项制度,该制度意味着政府对银行的隐性担保将变为以法律形式为主的显性担保,当成员机构发生经营危机或面临破产倒闭时,存款保险机构向其提供财务救助或直接向存款人支付部分或全部存款,从而保护存款人利益,维护银行信用。
日前召开的2012年央行工作会议提出,要加强系统性风险监测、评估和处置,全力维护金融稳定,进一步做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准备工作。这意味着,备受关注的存款保险制度建设将迈出实质性步伐,对于保障存款人利益、维护金融体系稳定、构建完善的金融风险防范体系具有重大意义。分析人士认为,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将有利于防范金融机构系统性风险,同时也将对未来利率市场化改革产生推动作用。
目前全球已有约上百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存款保险制度,而我国关于存款保险制度的建设却历经波折。我国在2007年第三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曾把推行存款保险制度提上议事日程,但其后,国际金融危机使这一制度建设相应推迟。而鉴于该制度的重要性,去年颁布的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加快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
作为金融领域的一项基础性制度安排,存款保险制度是指银行等存款类金融机构按照规定标准参加存款保险,缴纳保费,建立存款保险基金;当某家银行出现倒闭破产等危机事件时,存款保险机构按照规定标准及时向存款人予以赔付,并依法参与或者组织对这家银行的清算。
中国的存款保险制度将伴随利率市场化的进程逐步建立和完善,为了防范风险维护安全,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将早于利率市场化的最终实现。在经历多年的探讨和研究后,存款保险制度有望在2012或2013年推出。
第四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曾提出,“要抓紧研究完善存款保险制度方案,择机出台并组织实施。” ,我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制度框架已基本成型,《存款保险条例》也已起草完毕。权威人士透露,本着“稳健、稳健、再稳健”原则,我国应分步推进,首先宣布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央行的设想是按照分步走的原则,先在央行内设一个存款保险基金,其职能设置类似于“中间型”。保险基金由各投保银行按照存款的一定比例交纳,未来再逐步过渡到社会化的存款保险机构。
瑞银指出,中国推出存款保险制度的条件已经具备,有望在今明两年内推出。央行行长周小川日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指出:“目前来看,此前的准备工作大体有效,我们需要寻找一个合适的时机择机出台。”目前来看,推出存款保险制度的条件相对成熟,需把握好时机,适时推出。
民营银行 是什么?
什么是 存款保险制度
存款保险制度呼之欲出
民营银行准入的现实选择
中国为什么需要民营银行
不必过分强调存款保险制度重要性
我国存款保险制度建设大幕有望拉开
瑞银:存款保险条件具备 将降低银行净利增速
十年胎动 存款保险制度待出台 银行业迎机遇
我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制度框架已基本成型
我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制度框架已基本成型
周小川:择机出台存款保险制度 汇率浮动区间可扩大
中国存款保险制度有望出台
评论
7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