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从工信部获悉,《2012年度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选用车型目录》已公开征求意见。在该《目录》中发现,所辖所有车型均为自主品牌产品,并无合资品牌及合资自主品牌。这或许对自主品牌车企来说是个福音,但是,事实上或许并不如愿以偿,自主品牌要真正快速地发展,还是只有赢得百姓消费者的青睐比公务车采购更重要。
首先,我们从每年公务车的采购市场份额来看,公务采购量大约在每年20万辆左右,仅占狭义乘用车销量2%,即使全部采购自主品牌,对自主品牌销量拉动也仅为5.3%。
目前,自主品牌的市场份额在2011年下降到不足30%,即使2012年自主品牌市场份额增加到35%左右,更大的市场蛋糕仍然是合资品牌把持着。并且,如果不是购买和消费预算的问题,恐怕很多购买自主品牌汽车的消费者都会放弃选择自主品牌而选择合资品牌。之所以如果不是预算问题,更多的人还是愿意选择合资品牌,一个是合资品牌的品牌溢价导致;二是部分消费者对自主品牌的品质不放心,总觉得可能会有小质量问题不断发生;三是碍于面子,更多的消费者选择合资品牌。
其次,这就给自主品牌一个警示。即使是国家政策偏好自主品牌的采购,但是如果执行不到位,政策也是白搭。为什么这么说,政府采购用车环境,每年多少的公务车采购,公务用车更碍于面子,可能选择更具档次的车型,而自主车型山寨的阴影依然存在,如果执行不到位,政府采购里还是会选择合资品牌车型。另外,自主品牌车型集中在中低端的现状,也让自主品牌仅仅是进入了相对低级别的政府采购体系。
再次,自主品牌改变自己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或许比政府采购更重要。提升品质和服务水平,特别是很多消费者对自主品牌车型的品质存在怀疑心态,也就是说,如果不是预算问题,很多消费者都会放弃自主品牌车型,主要是觉得买得不会放心,用得更不舒心,就怕大问题没有小问题不断,用车就闹心。这是很多消费者购车时放弃自主品牌的心理,其根本原因还是自主品牌在品质上的功夫做得不够。
虽然合资品牌在品牌方面有溢价,但是只要自主品牌在品质上下功夫,就能渐渐赢得消费者的信赖。但是,这又遇见了一个问题,自主品牌的价格上不去,为了提升品质,就得提高成本,而目前车企的PPI指数走高,如果成本走高了,自主车企的单车利润就甚至亏损,赢得了消费者物超所值的信心,但可能失去了更多的利润。自主车企要发展,就得向更高层次车型进军。
最后,政府采购只是汽车消费市场份额里的很小一部分,就如同大海之一溪流,自主品牌要发展更重要是赢得普通消费者的青睐才行。除了政府采购向自主品牌转变,其实,国家政策就应该引导消费者购买自主品牌汽车,可以通过减免购置税等方式,让自主品牌能够快速占领市场,做到薄利多销,有了利润,以及更大的融资情况下,自主品牌才有资金去搞研发、保证品质和提升服务水平。只有这样,也才有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投自主品牌的票。
总之,自主品牌赢得百姓消费者比公务采购更重要,而公务采购增加自主品牌不如对消费者购自主品牌实行减免购置税等税收措施来得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