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中国3G商用前期,在GSM巴塞罗拉大会上发生的那些事情吗?WCDMA阵营迫切期待中国能够尽快明确其商用时间表和牌照状况,尤其是希望能够看到诸如中国移动这样的大牌运营商能够尽快明确是否采用WCDMA技术构建其3G网络。因为对于一个产业链而言,更多的运营商表态并明确商用时间表,会对整个产业链带来巨大利好消息。对运营商阵营而言,更多的运营商加入并采用同一种技术会大大降低设备采购成本,降低技术发展风险。对于设备商而言,则会明确商用时间和市场规模,可以放心投入资金去研发产品,从而使得整个产业链的成熟度大大加强。
当年,中国的TD-SCDMA就处于这样一个不确定状况。在国内,三家运营商迟迟不知道到底谁来做TD。国际上几乎没有运营商表态要做,市场规模和另外两大阵营相比太小。因此,无论是芯片厂商、系统设备商还是终端厂商都不敢贸然投入资金来搞研发,因此之后中国移动虽然作为全球最大的移动运营商运营TD-SCDMA,仍然缺乏产业链足够的支持,尤其是在TD-SCDMA相关芯片和终端上。
如今,这一状况似乎要在TD-LTE身上再次重演。
所不同的是,这次除了中国移动肯定会做TD-LTE之外,多家海外运营商也纷纷表态要做,而且已经有几家作为先行者率先部署并陆续投入商用。
但相对于FDD LTE而言,规模仍然比较小。因此,无论是拥有TDD频谱希望做TD-LTE的国际运营商还是希望加入TD-LTE阵营的芯片设计商、系统设备商还是终端制造商都希望中国作为最大的TD-LTE商用市场,能够尽快明确商用时间表,以其共同将市场规模做大。
1月12日,GTI首度移师美国在年度CES上亮相,同时TD联盟也以TD-LTE为主题首度参展CES,目的是希望给业界一个更强音,TD-LTE将作为下一代无线通信技术两大主流标准走向全球。
当然,之所以还在推广也说明TD-LTE仍然处于劣势,那么这种劣势是什么就需要我们认真去思考。本刊在GTI大会上,采访了日本运营商软银BB、美国运营商Clearwire公司、主流终端供应商HTC、主流系统供货商华为和中兴以及中国移动等企业。受访企业释放了三个信号,基本表达了TD-LTE得当前和未来的发展状况。
信号一:TD-LTE全球商用无悬念
和TD-SCDMA所不同的是,目前全球拥有TDD频谱的运营商均已表态,在合适的时间会推进和部署TD-LTE网络。其中,日本软银BB、瑞典和3等运营商已经率先部署并陆续投入商用。诸如Clearwire这样的WIMAX运营商也在积极跟进打算部署TD-LTE网络。
之所以能够引起全球运营商的关注主要有三个主要原因。一是TD-LTE技术基本上和FDD LTE处于同一水平,两者相似度较高,对于主要的系统设备商而言,两者的研发投入可以相互补充,系统成熟度可以支撑在全球部署。二是在频谱日趋紧张的今天,TD-LTE技术在频谱利用率、非对称传输以及跨零碎频段支持等方面有其独特优势。三是中国政府、中国移动以及中国产业界的大力推动,使得TD-LTE在建网成本、终端成熟度、市场规模方面都有较好的保证,从而可以带动全球诸多运营商和其他产业链相关企业纷纷加入。
“TD-LTE技术上没有问题,我们也在准备部署和升级,但从终端数量和产业链情况来看,TD-LTE首先一定要在中国市场成功。”美国运营商Clearwire公司CTO John Saw向本刊表示。而在之前,Clearwire是WIMAX最积极的支持者之一,这也说明,一个强大的产业链支持对技术发展的作用尤为重要。
日本软银是积极部署TD-LTE的国际运营商之一,目前软银在日本已经部署了1万多个TD-LTE基站,而且计划在2012年进一步加大部署,基站数量有望超过2万个,覆盖日本绝大部分地区。今年2月份,软银TD-LTE将正式投入商用。
作为全球最大的移动运营商,中国移动在推动TD-LTE的全球化进程中也做了不少工作。中国移动研究院院长黄晓庆表示,从目前的进展看,TD-LTE在全球获得三分之一的市场份额应该不是问题。这将使得中国移动不在是一家独撑TD-SCDMA的局面,而是一个强大的产业链系统共同支撑。
信号二:TD-LTE终端进展较顺利
对于一个商用的通信系统而言,终端的成熟度尤为重要。这一点在中国移动推动TD-SCDMA,中国电信在早期推动CDMA2000发展时都有切肤之痛。
那么,相对于FDD LTE,TD-LTE的商用终端成熟度如何呢?
HTC作为第一家推出FDD
LTE终端的企业,对TD-LTE也有积极的跟进。在GTI大会上,HTC公司副总裁Jerry
Hsiao表示,HTC非常关注TD-LTE技术的发展和商用进展,计划今年开始研发TD-LTE的工程样机。虽然在相关技术上做TD-LTE终端更具有挑战性,但只要运营商明确商用时间表和提出终端规格要求,HTC能够保证推出最优质的产品。
而在此次CES期间,两大中国企业华为技术和中兴通讯均推出了支持TD-LTE的手机和数据卡产品。其中,华为展示了全球首个LTE TDD/FDD /UMTS/GSM多模式USB数据卡华为E392以及全球首个LTE TDD无线宽带路由器B593,它全面支持LTE TDD和FDD,最高下载速率可达100 Mbps,并可通过其以太网端口,最多接入32 台WiFi设备或台式电脑。
中兴展出了全球首家商用的TDD/FDD多模终端MF880等;其中达到100Mpbs速率的LTE无线热点产品MF91,以其超便携性和时尚的外观吸引了极高关注度。“中兴通讯是全球最早进入LTE研发和商用领域的通信公司,并一直走在世界前列。2011年,中兴通讯在瑞典获得了全球首个LTE终端商用合同;并在同年联合中国移动发布了全球首款TD-
LTE多模双待智能手机,”中兴通讯副总裁何士友表示。
在芯片层面,高通、美满电子、博通等均表示,将积极推出支持TD-LTE的相关产品。
黄晓庆在谈到2012年即将启动的TD-LTE第二阶段测试时表示,今年将终端推动TD-LTE双模终端(TD-SCDMA\TD-LTE)和混合多模终端(GSM\EDEG\TD-SCDMA\TD-LTE\WCDMA)的测试,并将投入多款终端给普通用户进行测试。
由此我们也看到,在TD-LTE终端方面,进展还是比较顺利的,如果商用时间表比较顺利的话,会有更多的芯片和终端企业迅速投入进来。
信号三:中国商用时间表最重要
墙内开花墙外香,用这样一句话形容TD-LTE是最好不过的了。随着TD-LTE在国外商用网络数量的不断增多,越来越多的人反问中国的情况。毕竟和软银BB、瑞典和3、Clearwire相比较,中国移动才是TD-LTE发展的最大动力。
和我在文章开头提到的一样,TD-LTE阵营此刻最大的愿望就是中国移动能够尽快明确商用时间表。因为系统设备的价格、终端的成熟度和数量等需要更大的生态系统来支持。
但从目前透露的情况,中国移动TD-LTE的商用时间表很不明确,因为决定商用时间表的政府相关机构迟迟没有放出相关信号。“这可能会导致TD-LTE在运营上的落后,也会浪费这次赶超FDD LTE的机会。”,黄晓庆在谈到当前的局势时表示。
根据国际惯例,一个新技术的网络正式商用会提前18个月公布,产业链也会为此做好准备。虽然我在前面提到“全球商用已无大碍”、“终端研发较为顺利”,但对于一个全球性商用系统而言,这远远不够。
TD-LTE需要产业链更多的企业投入更实际的行动。
HTC副总裁Jerry表示,按照规律来看,只要明确商用时间,HTC就可以在6个月左右时间内推出成熟的商用终端。但是如果没有明确的商用时间表,HTC只能在测试原型机上做文章,这样的原型机和实际商用机器有很大的差距。
不少参会的终端商、运营商纷纷表示,TD-LTE在中国首先成功非常重要,这将决定TD-LTE的走势。但目前没有明确的商用时间表让产业链上许多企业举棋不定,无法全力投入,这或将导致在4G技术上,TD-LTE再次落后于其他4G标准。
除了TD-LTE的产业支持者外,这次GTI大会更是几乎邀请了移动通信产业链的所有合作伙伴,目的是为了吸引更多的企业参与TD-LTE产业链。而不少人也认为,这个技术需要首先在中国成功。
Clearwire公司CTO John
Saw表示,Clearwire公司正在积极跟进TD-LTE,但他认为中国商用是其部署TD-LTE的最大动力。因为对于其他运营商来说,中国的市场规模足够大,一定比例的用户就可以支撑起产业链的支持。软银BB也表示,虽然软银即将投入商用TD-LTE,但其后续部署的动力也取决于中国移动的进展。
说到底,有市场才有企业投入,终端数量取决于潜在的用户数,而消费者会去选择新的LTE技术,则需要有更多的明星终端吸引和运营商的支持。这看似相互矛盾的逻辑实际上符合市场发展的路径。
总体看,TD-LTE和FDD LTE虽然在技术成熟度上没有差异,但FDD LTE的商用进程已经比TD-LTE快了2年,如果持续这样的步伐,那么在4G技术上,TD-LTE将再次和世界一流水平无缘。
业界需要一个明确的商用时间表,这已经是中国政府和中国移动必须要向全球产业界发出的明显信号。
我也希望和呼吁能够有这样一个信号尽快释放,而未来12-18个月对TD-LTE发展尤为重要。
链接:中国移动TD-LTE第二阶段测试概要
中国移动即将启动第二期TD-LTE试商用阶段,将新建2万多个基站,测试城市有望扩充到10个,部分城市将做到全城全方位覆盖。在终端方面将积极测试双模、多模终端。并将投入大批量的终端给普通用户,并以用户体验为导向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