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雅是怎么练成的?


       人们大都比较喜欢看到一些优雅的人,当然也很希望在别人眼里被称为优雅,那么究竟什么是优雅呢?

       我们经常叹服于赵本山老师的表演,尤其是他演的盲人角色,把盲人挤眉弄眼的表情和肩膀一高一低的形态模仿的惟妙惟肖。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赵本山老师之所以有这样的表演,这和他的生活经历是分不开的,更取决于对生活的理解,对生活的观察,尤其是对人物角色入木三分的刻画。

       我们一起看一下赵本山老师对自己的一段回忆:我是个孤儿,读书的时候,我很淘气,当时觉得没有父母最大的好处,是老师家访找不着人。当时我跟着二叔学艺,拉二胡、唱三弦,他是个盲人,盲人的心思重,耳朵很灵敏,每次都是他听旋律,我看舞台表演。学会了三弦,也模仿出了盲人的感觉,我可以说,全中国演盲人戏谁也演不过我。事实上,盲二叔就是我的艺术启蒙老师,我就是演《大观灯》的盲人首先红遍东北的。

       盲人的表情和形态为什么和常人不一样呢?因为盲人看不见自己的任何表情和举止,所有的表现完全处于自然状态,正常人出于对盲人的尊重,往往也不愿意指出他们存在的不足,所以,长期以往,就形成了盲人异于常人的表现。

       所以,所谓的优雅,完全取决于公众的评价,而不是我们自以为是的状态。就是我们的言谈举止,在公众的印象中是得体的,赏心悦目的,令人愉悦。

       由此可见,要练成优雅,首先就是要解决这个问题,何为优雅?优雅从哪里来?

       这就要谈谈镜子原理。人虽然长了双眼,但是如果不借助于镜子,往往所看到的自己会很少,连自己的脸部都不能看清。但是,就镜子而言,我们还是存在很大的局限,因为镜子往往没有标准,而以人为镜子,就会有一种评判标准,所以,在不同人的眼里,往往我们会有不一样的印象。约哈利窗告诉我们,对于我们的很多信息往往有四种区间,一是公开的,你知我知的,二是盲区,我知你不知的,三是隐私,你知我不知的,四是隐藏的,我们都不知道。

        所以,我们要真正练成优雅,就要从以上四个方面突破。一是,常照镜子,常请教专家,发现事实的我;二是,不断的照后视镜,请教专家,找到自己的盲区,看清真正的自我。三是,把自己埋藏在内心的隐私挖掘分享,克服障碍和阴影,真正走出来,解决我不相信的问题。以上三点的修炼,完成了定位,真正明白了,我就是这样的状况。四是解决要成为一个优雅的人我们应该怎么做?人的潜能是无限的,目前我们往往只有十分之一的发挥。找到优雅的标准,然后一步步的达成。

       我们一直看到,在练功房和形体训练教室为什么会有那么多镜子,教练还要在不断的调整你的动作,其实就是这个道理。有一部泰国电影《初恋那件小事》,里面讲述了一个又黑又胆怯的小女孩因为初恋的力量,蜕变成为美丽的公主的故事。这部电影告诉我们,一切皆有可能!

       优雅就那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