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品牌为何热衷海外市场?


       2011年,国内汽车市场受政策因素消退的影响,国内汽车销量下滑,特别是自主品牌下滑严重。即使是这样,也有不少车企在去年销量有较大增幅,并且在海外市场保持更旺盛的增长态势。据统计,2011年自主品牌轿车销售294.64万辆,占轿车销量总额的29.1%,市场份额同比下滑1.8个百分点。在面临合资品牌重重压力之下,自主品牌纷纷寻找海外市场拓展销量。于是,自主品牌开始了走出去,从海外并购到海外出口直接销售,甚至海外直接设厂生产汽车。

从整个汽车市场的环境来看,自主品牌发力海外市场是有多方面的原因的,一是为转移竞争压力而选择海外发展,二是力求国内与国外市场的双赢,这主要得靠自身的渠道和产品实力,三是竞争加剧,自主品牌拼出口可能是2012年的一个突破口,同时也是自主走向国际的提前布局和要求。以下详细分析比较:

转嫁国内市场疲软低谷——海外市场成为自主蓝海

如今,考虑到国内市场的不给力,很多自主品牌加速了进军海外市场的步伐,他们不仅在海外建厂,建立区域性总部,更是建立了研发中心,纷纷在海外市场排兵布阵。同样是进军海外市场,但是其面临的业绩却不相同,有在海外市场获得不断增加的销量;也有海外市场遭受滑铁卢的;也有海外市场不瘟不火的。

但本人认为,在走出去的初衷上,转移国内激励竞争市不可否认的事实之一,虽然不同的自主品牌车企,热衷海外市场的出发点不一样。其中,不乏有国内市场受阻,于是积极寻找海外市场进行销量突破的企业,其中比亚迪就是典型代表。据悉,2011年比亚迪A级车国内销量下滑11.1%至28.13万辆。同样,比亚迪2011年出口也低迷,由于低迷的出口量,都不公布2011年的具体出口量。销量下滑也导致了裁员风波和高层人事的变动。据了解,2012年,比亚迪以出口纯电动车及电动大巴予欧美市场,由于电动车的基础设施不普及,比亚迪希望快速地在电动汽车方面出口量有所增加,但难度会很大。

水桶原理——力求国内国外市场齐发展

其实,自主品牌车企的发展,并不是因为国内市场的低迷,才需要向海外市场要销量。在我们的自主品牌车企,即使在2011年国内市场低迷的情况下仍保持了远超行业增幅的发展速度,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力帆汽车。据统计,在2011年国内车市销量增幅不足5%的情况下,自主品牌新军力帆汽车同比增长50%,其销量超过了13万辆。而在海外市场上,力帆汽车在2011年出口量更是同比增幅超160%,创下了不错的销量。但个人认为,力帆之所以能取得好的成绩,力帆集团海外的渠道优势,是不可忽略的,同时,质量和性价比,也是其在国外市场上也获得开花结果重要原因。

细细说来,力帆之所以在国内外市场能够赢得百花齐放的局面,国内市场与力帆320和620的畅销分不开,特别是全新SUV车型X60的热销分不开。在海外市场,力帆能够在2011年国内人民币持续升值的不利环境下出口量暴增,与其前期的深耕细作是分不开的。据了解,力帆早年就以整车销售形式进军海外市场,其中2007年11月力帆汽车通过E-mark认证进军欧洲市场;同月,在俄罗斯国家实验室顺利通过了欧洲R-94号标准时速为56km/h的碰撞试验进军俄罗斯市场。目前,力帆已在美国、德国、法国、意大利、墨西哥等地区有直销公司,并在俄罗斯、伊朗、伊拉克、乌拉圭设有工厂,初步搭建国内领先的海外网络布局,力帆汽车海外销售始终位居自主品牌前列,与其多年的努力也是分不开。

力帆进军海外市场只是自主品牌在海外市场快速发展的一个缩影。在国内汽车企业受到人民币升值的不利影响下,海外市场却持续走红,见证了国内汽车受到了国外消费者的认可,特别是物美价廉可谓是自主品牌在海外市场消费者的品牌形象。也正是这样,国内自主品牌汽车在龙年1月份国内市场销量下滑的情况下,却在海外市场赢得了良好发展时机。

龙年竞争将进一步加剧——国内外两个市场都要抓

2012年的1月份,国内汽车销量持续下滑,但是汽车出口继去年逆向上扬之势再创开门红,一月份汽车出口为5.63万辆,环比增长0.49%,同比增长8.32%。尽管不利于国内汽车出口的人民币升值环境没有退去,但是国内自主品牌出口却不断增加,与类似力帆、江淮和奇瑞等车企纷纷搅局海外市场是分不开的,特别是出口销售和海外设厂,帮助了自主品牌迅速在海外市场的扩张。但同时我们也应该意识到,上升也是竞争加剧的一个信号,谁不想再找个市场上分一杯羹呢?

在看到其他企业在海外发展火红的市场后,也有不少自主品牌车企进行盲目投资,最后得不偿失。我们从2011年国内自主品牌车企出口销量来看,吉利、长城和上汽的出口量和增幅都不大,力帆汽车2011年同比增幅超160%,成为国内自主车企去年出口排名第二的车企(江淮2011年共出口整车6.75万辆,同比增幅高达210.94%)。尽管江淮在国外出口增幅较大,但是2011年国内市场销量大幅下滑,年销量大约为21.5万辆,两款主力车型销量下滑更严重,其中去年瑞风同比下降8.4%,瑞鹰同比下降41%。

其实,国内市场的低迷让自主品牌热衷海外市场,但如果国内市场不能做好,海外市场也将成为空中楼阁,而类似力帆、奇瑞和吉利等自主品牌车企,在国内外两个市场百花齐放,值得其他自主车企借鉴。

自主品牌走出去,从宏观来看,是国人走出去发展壮大的真实写照,也是中国汽车增加国家竞争力必须走的一步棋,从微观看,是汽车企业各自发展的需要,国内自主品牌市场份额受到合资品牌挤压,自主品牌急需寻找新的市场增长点,海外市场无疑是理想的销量开拓市场。但根据水桶原理,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市场,哪一方面虚弱了,总体销量就不会很好,类似力帆汽车的发展模式,国内外市场齐增长,值得其他自主品牌车企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