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载《大众理财顾问》2012年第2期
在今年流动性紧张、经济增速下滑、欧债危机三重压力之下的“不确定”阶段,主题投资愈发得到专业机构投资的重视,资料显示,截至12月6日,今年以来发行成立的新基金总数预计突破210只,主题投资基金达到42只,今年成立的主题基金数量是2009年和2010年之和的两倍。据证监会数据统计显示,仍然有来自14家基金公司的17只主题基金正在排队审核,
继2011年三季度易方达消费行业基金募集金额超过63亿元后,汇添富医药行业基金的首募金额也高达40.8亿元名列发行榜前列;12月19日起,国内首只专注健康品质生活的股票型基金——上投摩根健康品质生活基金通过各大银行和券商渠道公开募集;大消费和新兴产业等主题基金也随之进入发行“蜜月期”:例如,鹏华基金上报了消费优选股票基金,民生加银申报了内需增长股票型基金,易方达消费行业股票基金刚发行结束,则继续申报了医疗保健行业股票基金;新兴产业基金更是受到基金公司的热捧。其中,东吴基金申报了中证新兴产业指数基金,诺安基金申报了上证新兴产业指数ETF及联接基金,信达澳银则申报了产业升级股票型基金。
同时,主题投资基金的抗跌性在弱市中得到了充分验证,数据显示,自11月16日A股下跌以来,截至12月14日,上证指数累计跌幅11.91%,因受个股大幅下跌影响,期间多数基金的净值下跌惨重。据统计,421只开放式股票型基金只有3只主题投资基金实现了正收益,分别为中海消费主题精选、长盛同祥泛资源和海富通国策导向,净值收益率分别增长了0.3%、0.2%和0.1%,主题投资基金一时间成为大众投资者关注的焦点之一,
发掘主题投资
主题投资概念起源于20世纪90 年代初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之下,当时,欧美、澳洲等发达国家的一些投资经理们普遍意识到,用传统的地域及行业概念界定投资目标已经变得不再准确或全面,主题投资因此应运而生。
所谓主题投资,也称为事件驱动型策略,往往依赖于某些事件或某种预期来引发投资热点,在良好的预期下,能够启动市场情绪,带动相关公司股价出现快速上涨。一般而言,主题投资策略是基于自上而下的投资主题分析架构,综合运用定量和定性分析方法,针对产业结构或周期性的经济发展趋势及成长动因进行前瞻性的研究分析,深入挖掘经济结构变化和趋势产生、持续的内在驱动因素以及潜在的投资主题,力争可以动态把握经济发展和企业盈利的关键性因素,将投资目标直接锁定在那些受惠于投资主题的公司进行投资。主题投资摒弃了传统的地域和行业概念,前瞻性地发掘经济体的长期发展趋势及趋势背后的驱动因素,进而能够将受惠的相关产业和上市公司纳入投资范围,分享该主题下的领涨行业和个股带来的丰厚收益。
主题投资本身也是方法、策略,实际上是建立在行为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一系列事件逻辑的推断,从而预见性发掘预期偏差或发展趋势,从中寻找合理的投资目标。
主题投资优势
英国最著名的基金经理之一Hugh Hendry也以自上而下的主题投资,特别是对宏观主题类投资的精准把握而著称于世。他所管理的Apoplectical基金在2008 年的大熊市中取得了31%的回报;著名的标普公司也曾经推出了7 只全球主题投资指数,包括了从清洁能源到新兴市场国家基础设施在内的许多全球性热点投资主题。2007 年时,相关的主题投资受到投资者的热烈追捧,主题指数也显著战胜了S&P全球1200指数。
再以成立于2006年7月,凭借中长期出色的业绩表现而获得“2010年度混合型金牛基金”的嘉实主题精选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为例,截至2011年8月19日,自设立以来累计净值增长238.97%,超越同期上证指数186.79个百分点,在同期88只混合型基金中排名第6位。
嘉实主题基金在不同市场中均表现出色,2009年的上行市场中基金净值增长82.49%,在同期138只开放式混合型基金中排名第15位;而在2010年的震荡市场中嘉实主题基金则表现出较好的风险控制能力,实现净值增长19.11%,超越同期上证指数33.42个百分点,在158只开放式混合型基金中排名第8位。
据Wind资讯统计,进入三季度以来,沪深300指数下跌11.02%,沪深300消费指数却上涨0.94%,鹏华消费优选、易方达消费行业、金元比联消费等消费类主题基金,在下半年市场中顽强抗跌。鹏华消费优选基金的复合净值增长率为-0.10%,易方达消费行业为-1.29%,金元比联消费主题为-1.53%,长城消费为-2.72%,消费主题基金逆市表现出较强的抗跌势能。
把握投资介入时点
探寻投资介入时点是成功投资主题投资基金的关键因素。
1.货币政策的松紧和流动性从偏紧变为宽裕的拐点或上行区间是介入主题投资的最佳时机。
货币政策的松紧和流动性充裕程度与股票市场一般来说呈现出正相关的关系,该因素也直接制约主题投资的效果。从1995年以来中国流动性趋势变化的5个周期分析可以发现,主题投资风靡时期往往处于流动性从偏紧变为宽裕的拐点或上行区间(6次),仅有两次处于流动性收缩阶段。
流动性扩张的前期和后期更有利于投资主题的产生。流动性好转初期,有限的增量资金会更关注事件引发的业绩预期剧烈提升的机会;而随着资金的逐渐充裕,行业景气成为配置的主要依据;在后期估值偏高的情形下,唯有利润增长率的剧烈变动才成为估值大幅提升的理由,因而主题性投资机会显现,主题投资回报率会快速增长。
2.调整震荡市中能可以有效规避系统性风险。
在相对均衡的调整震荡行情中,主题投资特有的驱动因素能规避市场下跌的系统性风险,从而获得独立于市场的涨幅,使市场体现出结构特征。如2009 年下半年的低碳概念行情、物联网概念行情和2010年初的区域振兴行情。
主题投资采取积极的攻防兼备的投资策略,适用条件不仅仅在于横向的震荡整理行情,也贯穿于单边上涨行情的始终;牛市中单边上涨行情的领涨板块,往往就是具有深远影响的主题投资板块。
3.主题投资与小盘风格的表现呈现明显的正相关性。
风格切换是引发主题关注的导火索,主题投资盛行是中小盘风格延续的内在动力。在2005年之后的四次主题投资黄金年代,恰好都处于中小盘风格占优时期。更具体一些,主题投资主要集中在小盘风格盛行的中期。
一般来说,除了人民币升值、重工业化等宏观主题能够带来权重股的大幅上升以外,中短期事件往往对市值、利润规模相对较小的企业未来业绩和成长预期提升更为明显;因而,大多数投资主题标的都寄身于中小板块。这导致主题投资和小盘风格的表现呈现明显的正相关性。
基于上述几点,对于挖掘主题投资机会而言,投资者应当首先分析主题的生命周期及主题性机遇的生存环境;来自于促进经济长期发展趋势的宏观驱动因素所产生的投资主题会拥有更长的生命周期,甚至会延续数十年之久;但大多数主题机会均受中短期的财政、货币、出口、产业政策或者制度性变革等驱动因素影响,一般延续时间不会太长;而事件性投资主题则大多数都会受制于明确时间节点的限制。应当密切把握市场环境的变化趋势,并判断主题投资处于其生命周期的何种阶段,进而完成投资决策。
选择投资三步走战略
低碳环保、绿色经济、新兴产业、通胀通缩、消费升级等等,如此众多主题基金使人应接不暇,究竟该如何选择?笔者建议投资者主要需要掌握以下几个关键点。
1.选对主题
种种迹象表明,我国经济转型已悄然发生,经济增长动力正发生转变。在这种新环境新趋势下,契合中国经济发展及转型的新兴增长动力带来的长期投资机会的主题投资基金,将极有可能挖掘出受益于城镇化、消费转型与升级、战略新兴产业和人口趋势、资源短缺及环境压制等主题的投资机会及个股进行投资,能更好地把握中国经济转型过程中的 “多主题驱动”投资机会。
2.选成熟的主题投资方法
只有将国际流行的主题投资策略与中国市场特性相结合,立足本土、放眼全球,全方位把握主题投资机会,并与资产配置、行业及个股选择的自上而下的投资管理流程相融合,才更有可能将百姓密切关注并与中国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主题转变为投资者的现实收益。
国内最早一批从事主题投资的基金,如嘉实主题精选混合基金成功采用主题投资方法取得骄人业绩,不仅在今年上半年上证指数跌幅为26.82%的情况下获取了6.34%的正回报,稳居基金收益榜首,且自2006年7月成立以来截至今年11月5日总回报率为260.07%,得到了众多投资者青睐,资产规模已逾150亿。
3.选好基金公司从公司股权结构是否稳定、内部管理及风控制度是否完善、基金业绩表现是否有持续性等几个方面着手评估。
对热点行业把握比较到位、风险承受能力较强的中短期投资者适合投资主题基金。从国外的行业基金(主题投资基金基金)表现来看,该类基金的投资回报率一般波动比较大。在2008年金融危机中,美国市场的10类行业基金中有7类基金的平均跌幅超过了S&P500指数;而在之后经济复苏的2009年,又有6个行业的行业基金平均收益超过S&P500指数,呈现出大涨大跌的特点;从国内A股市场行情走势来看,自去年年底以来,消费、医药行业整体走弱,与此相关的主题基金的业绩下滑也较为明显。
可见,由于主题基金投资的行业集中度较高,带有类行业基金的特征,因此对市场格局的包容性相对较弱,相比普通的主动管理型基金,主题基金的业绩波动也会更大。
综上所述,主题基金由于受大的驱动因素的影响,行业轮动可能较快,该基金风险会高于其他类股票型投资基金,主题基金更适合对热点行业把握比较到位、风险承受能力相对较高的中短期投资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