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到天上的树和一钱不值的股


  股市跌啊跌,主要是个信心问题。能熊上四年不反弹,我国投资者的信心崩溃就肯定也不是一天两天了。整个过程中,媒体当中喜欢起哄、架秧子的评论,其实要承担部分责任。举个小例子,跌破两千点,有报道就凑趣,说这是要奔着《一九四二》公映来凑热闹。更有甚者,还将赵本山提出来娱乐,说每年春节小品都能找到次年股市走势的依据,言下之意,赵本山才是先知的股神。这肯定是瞎掰了。

  常识是,世界上既没有能长到天上的树,股市上也没有绝对一钱不值的股。事实是,现在说股市要跌到1000点的,和昔日说股市要涨到10000点的,几乎是同一拨人。你说这算不算吊诡?

  现在众口相传的股市下跌原因,概括起来大致有三大杀器,一是制度缺陷,二是估值偏高,三是产能过剩。时至今日,其实都已不足道。

  讲到制度缺陷,从证监会的尚福林主席到郭树清主席,所做的都是正本清源的事情,所以,现在的市场监管肯定比过去规范和严格。抚今追昔,在今天,没人再以人民日报社论作为投资依据,证监会的新股发行规模也不会忽松忽紧;全流通之下,没有了转配股之类的怪东东,我们也没听过限售股提前解禁的消息;如今再有“乌龙指”,也是卖者责任自负,再没有推倒重来不算数的情况;二级市场某个股票连续几个涨跌停就一定有媒体介入,有监管部门调查,据说证监会还有稽查队这么一支听起来很神气的队伍专司此事……所谓“水至清则无鱼”,现实中,完美的证券市场是不存在的。而我们只要看到市场在向着“公开公正公平”方向迈出了踏实的步伐,就应有充分的信心,相信今天确实在改进,那么明天一定会更好。(编按:“乌龙指”是对股票交易员、操盘手、股民等在交易时,不小心敲错价格、数量、买卖方向等事件的统称。 )

  讲到估值偏高,我们可以沪深300板块来观察,无论是整体动态市盈率还是整体静态估值,该板块目前均创出历史新低。沪深300当前的最新动态市盈率在9倍左右,要知道,在2005年的998点时,沪深300的动态市盈率还是12.22倍,到2008年的1664点时,整个板块也不过12.76倍。就是说,目前的大市值板块估值,比2005年和2008年都还要便宜。难道目前的经济形势比2008年危机时还要严峻?比2005年还不如?更别说从国际比较角度看,大陆沪深300的绝对估值水平已明显低于欧美主要市场了。

  至于产能过剩,始作俑者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该组织在最新的国别评估报告中评估了我国的产能过剩程度。据说,即便在2008到2009年金融危机前产能利用率最高的时期,我国产能利用率也只有80%。经济危机中推出的大规模财政刺激计划,又使得产能利用率进一步下降到仅有60%。对比美联储数据,美国当前产能利用率为78.9%,在金融危机高峰期这个比率为66.8%。也就是说,我国目前的产能利用率尚不及美国2008到2009年金融危机高峰期的水平。

  问题是,国际学界每隔几年就冒出来一次中国崩溃论,并没有考虑实际情况。十八大报告讲的“新四化”,即“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将成为推动我国经济继续向前发展的主要抓手。仅以城镇化角度看未来产能利用的前景,目前我国有5亿城镇人口,而按照国际惯例,一个国家有30%的农业生产人口即可。就是说,我国目前仍然有剩余农业人口三四亿人,他们的就业可以靠工业化进一步消化,可以依托信息化进行产能升级,累积的制造业产能可以直接作用于城镇化进程。这对于中国经济保持一个较稳定的增长有现实意义,也是中国未来十年经济总量倍增的逻辑基础。

  说到底,A股过去二十年,几番牛熊转换,今天的市况并不特别令人惊奇。体制问题一点点得到解决,估值正在不断下降,产能经历“去库存”之后一定还会重新“加库存”。从宏观上看,2013年我国经济应可以逐步走出低谷,进入以内外无忧、稳增长为主要特征的“新常态”,消费、投资和外贸都会好于今年上半年或去年下半年。这是支持股市向好的基本面基础。无论市场情势和基本面有多么背离,早晚也会反映宏观经济的走向。我对向好的走向持有信心,认为中国经济自此低迷不振走向平庸属于小概率事件。

  在此基础上,我的观点是,2013年会成为未来与过去的分水岭:A股即将进入一个新的时代。这很可能是一个结构分化的阶段,我愿意称之为“属于价值投资者的牛市”。有的公司将在这个新时代中成为伟大的企业;有的公司则将持续堕落,变得面目全非。时间将验证一切。一个人在一生当中,能在市场极度悲观时买入,极度乐观时卖出,有两三次机会,就足以实现财务自由了。唯一的问题在于心态,在于对时机的把握。毕竟,多数人总是有从众的习惯,喜欢人云亦云,并坚持认为自己其实每一次都是看对了大方向,唯一欠缺的只是运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