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化背景下,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发达经济体的问题是负债过多,而中国是过多的储蓄、过高的杠杆率,同时中国金融相对落后。
中国经济发展趋势可能呈结构性减速,而且这一趋势不会因政策调整而改变。今后中国GDP增速可能在8%左右,这是非常重大的变化。过去几十年,所有政策都是根据GDP增长10%设计的,一旦下滑,会暴露很多问题。
以下四大因素将导致中国面临结构性紧缩。
第一,学习型经济已经过去,中国需要创新,但创新能力不足。无论是创新储备还是知识创新的机制,特别是中国的金融机制,不太支持大规模的创新,特别是高新科技的产业化乏力。
第二,廉价劳动力时代已经过去,劳动力成本开始上升,这会削弱利润。
第三,中国正在转型,转变经济结构,提高服务业的比重。这是非常大的挑战。中国以及很多新兴经济体,服务业劳动生产率普遍低于制造业。真正的所谓“中等收入陷阱”就在这里,就在于经济结构需要向以服务业为主转化,但由于服务业劳动生产率低于制造业,这同时意味着整体劳动生产率的下降。
第四,中国有很多长期资本,而资本需要维护、需要折旧。这对金融业的首要影响就是,中国几十年一直居高不下的储蓄率未来也可能会下降。最近,一些迹象表明,储蓄率可能已到达拐点。
对银行来说,银行存款来源会减少,同时,真实利率水平会提高,因此,利率问题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重要。此时,如果推出利率市场化改革,就会遇到很多陷阱,因为当储蓄率下降、资金开始紧张的时候,金融业的竞争会非常剧烈。对商业银行来说,不只面临来自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竞争,更大的竞争来自影子银行体系。银行比较舒服的状况可能会过去,由于实体经济发生这样的变化,会使得整个改革环境有较大变化,必须通过改革来提高效率。
结构性紧缩即将来临
评论
8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