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南巡能否催生2012派的创业潮?


 20年前的1992年,一代伟人邓小平,在广东考察期间,对深圳(当初的一个小渔村)进行了卓有远见的规划,给予了足够的政策空间,即特区,于是乎,深圳成了全国新时期建设的排头兵。全国各地有创业梦想和激情的人们,纷纷磨拳搽掌、跃跃欲试,那些有眼光和决心的,立即投身这次历史性的机遇中,很多公职人员也纷纷下海。

那一时期下海的,优秀者慢慢的把自己的事业越做越大,形成了所谓的92派,当然,不可否认的是,当年南下怀揣创业梦想的众多人群中,失败的比比皆是,但他们同样是成功的,因为他们曾经为了自己的梦想努力过、奋斗过,期间也有过各种思想的斗争,有喜悦也有悲伤!这种经历和记忆,本身就是人生的财富!

现在,2012年的岁末,中国政府新的领导班子核心人物---习近平,第一次以中国最高领导人的身份到全国各地考察,第一站就是深圳,第一件事就是给邓小平铜像敬献花篮,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再次向全国和世界表明了中国政府的经济政策。

前海,一个人工填海的15万平方公里,今年已经获得国务院正式批复,将建成特区中的特区,重点是金融创新和现代电子信息和综合现代物流。深圳光启高等理工研究院,一个名不经传的企业,刘若鹏,一位年近26岁的留学博士,这就是习近平同志,在深圳考察的企业之一。“隐形衣”通过一种特殊材料,能够避开各种微波和电子波,形成真正意义上的隐形,不知道美国的隐形战机是不是也是这样的原理。从习的考察,可见在未来的重要程度!

中国改革开放30年,积累了巨额的社会财富,尤其巨额的外汇储备,如何利用好这些资金,才是中华民族能否真正复兴、全国老百姓能否实现真正小康的关键。随着新一届领导集体的顺利上位,内部矛盾已经基本化解,虽仍有局部、结构性的矛盾,但大的环境是越来越向好的方向发展。接下来,改革的方向何在,开放的方向何在,以及后续的执行,才是考验高层的智慧的时候!

从习近平和李克强最近的工作作风和演讲观点,不难考出,两位都是务实+实干类型的,这才是民之幸,国之幸也!

战争年代或者动乱年代,枪杆子里出政权;但在和平年代或者经济建设时期,掌握好资金的使用才是执政的关键。

金融领域的改革开放已经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在上一轮股市改革(股权分置改革)中,中国的银行业成功的引进了战略投资者,完善了法人治理结构,提高了综合管理水平和创新能力。虽说中间有很多非议,如银行资产是否被贱卖等,但这些都已经过去了。既然世界末日都过去了,太阳也升起了,我们也要往前看。

看好前海,看好金融创新中的创业性历史机遇,但不得不承认,金融行业不是其他行业,民资是否能有国民待遇,有待进一步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