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慈会”和民国戴季陶的奇妙小数点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在现实社会中,常常看到似曾相识的历史事件翻版。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简称“儿慈会”)财务报表的“小数点之误”,居然与六十多年前的民国往事,戴季陶以“小数点之误”为宋子文解围,如出一辙,简直是换个时空场景的活报剧。

  其一、事件背景相似。

  六十多年前,国民党政府的财政经济状况如同军事一样,已处于崩溃的境地。这是由于蒋介石国民党坚持打内战,军费开支空前庞大,南京政府便滥发纸币,以弥补巨额财政赤字,造成恶性通货膨胀,致使物价如脱缰之马,持续猛涨;再加上四大家族与贪官污吏、奸商互相勾结,营私舞弊,囤积居奇,强取豪夺,使国统区出现了百业凋敝、经济破产,民生艰困的景象。为了防止国统区经济出现总崩溃,国民党政府企图依靠行政力量对国统区经济实行管制,以此来摆脱政治、经济危机,维持其摇摇欲坠的统治。上海是当时全国的经济、金融中心,蒋介石派蒋经国担负此重任,这一不同寻常的任命表明:蒋介石在“经济改革”上下了很大的赌注,抱有“只准成功,不准失败”的决心。蒋经国不辱使命,法出令行,果真轰轰烈烈地打起“老虎”来。一时舆论出现了一片赞扬之声,有的报纸称蒋经国是国民党的救命王牌,有的甚至称颂蒋经国为“蒋青天”、“活包公”。媒体纷纷声援,揭批“老虎”。

  而今,执政党改革开放,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经济成就,但也存在严峻的经济危机,转型升级前路漫漫。而GDP挂帅的政绩观,以生态环境和公民人权为代价,导致官民矛盾激化、冲突不断,贫富差距不断拉大,社会福利保障捉襟见肘,弱势群体常常受到权贵势力欺凌。负面现象的背后,是政治体制改革远远滞后于经济改革。执政党遇到前所未有的执政危机和考验。而官场腐败越演越烈,成为执政党的头号危险。党和国家领袖多次发出“腐败不除,亡党亡国”的严厉警告。习近平总书记履新时直言:“一些党员干部中发生的贪污腐败、脱离群众、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问题,必须下大气力解决。”反腐败成为当代中国民意的最强音。“救火队长”王岐山走马上任中纪委书记后,民众期待中央掀起“强势反腐”高潮,构建制度反腐和法治反腐的新格局。习李新政未满月,一批高级官员被纪检部门反腐铁拳痛扁下马。网络实名举报,蔚然成风。

  其二、事件情节相似。

  六十多年前,《中央日报》副总编兼采访部主任、中国第一个电台记者陆铿,公开登报纸披露,宋子文自己的外贸公司有贷款3亿,结果举国哗然。当时民国外汇额度总共才有5亿,宋家跟孔家拿掉3亿,那还得了。全国舆论沸腾,无法收场。正当民国四大家族焦头烂额之际,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长戴季陶眉头一皱,想出妙计,推脱说是报社编辑“小数点”之误,叫报纸登了一个小小启事,驱散了舆论的强大压力。戴季陶的“奇妙小数点”,解了民国四大家族的燃眉之急。

  而今,著名爆料人“落魄书生周筱赟”在微博发布消息称,48亿巨款在官方慈善基金“儿慈会”2011年财务报表上神秘出现,又神秘消失。中国慈善机构名声在各种光怪陆离的丑闻中,早已相当不堪。“儿慈会”爆出“魔幻巨款”,迅速受到全国网民强烈关注和质疑。“儿慈会”公关反应很快,两小时后在官方网站上发布紧急致歉声明,表示此系财务人员书写错误,“小数点”点错了,基金会绝无洗钱行为。紧接着,“儿慈会”通过新华网再次公关宣传,为网友解惑,试图熄火。

  其三、结局有待分解。

  周筱赟通过网络举报此事,无法像报纸一样可以被立马“跨省”。他仍不认可“儿慈会”的“奇妙小数点”。他追问:如果点错小数点,末尾数字是怎么来的?进一步质疑,4.7亿也是巨额,哪来的?根据法律,公益基金会超过50万的投资必须理事会表决,2/3以上通过。4.7亿不可能一次投资,得有多少个理事会决议?能出示一下吗?

  六十多年前,民国四大家族的水,很深,也很浑浊。戴季陶的“奇妙小数点”,救得了四大家族一时之难,但终究救不了国民党病染膏肓的贪腐政权。权宜之策的小聪明,充其量是一只自欺欺人的特权鸵鸟罢了。

  而今,中国慈善基金和其他公共基金的水,也很深,也相当浑浊。掌管基金者,非权即贵,非贵即富。在当下中国投融资领域,各路基金是短期理财的活跃鲶鱼。我有几位浙商企业家朋友,因为资金紧缺,四处觅食。他们从北京投资机构,以优质资产担保抵押,各自都成功贷来数亿元项目资金。而借贷资金的源头是某公共基金。投资机构放贷长期资金的年利息收益在18%-25%不等,短期贷款(也就是“儿慈会”报表出现的“短期理财”)的利息收益更加可观,近乎民间高利贷。而其获益,由投资公司和提供资金的基金掌管者,共同瓜分。一些中央部委、直属事业单位和央企,对以钱生钱的借贷门道,也非常轻车熟路。本该全民分享的财富和改革成果,成了一小撮特权者待价而沽的私囊。在官场反腐中,经常有一些部门和单位领导,因为内部分赃不均而导致官场恶斗,被抖出挪用公款放贷、牟取部门或个人私利的黑幕,继而落入法网,锒铛入狱。

  慈善基金和其他公共基金在现行体制下,黑幕重重,滋生了大量贪腐的灰色地带和闪避空间。如今“儿慈会”的“奇妙小数点”,到底是事实如此、纯属巧合,还是与戴季陶异曲同工?“儿慈会”的公关和自我表白,是无法抹去公众质疑的。审计和监察部门应当及时介入,追究真相,彰显公众知情权和监督权。

  而进一步扩展思考,中国慈善面孔为何变得如此尴尬?中央部门财政年年审计,为何年年丑态百出?权贵势力为何能掌控那么巨大的财富?境外账号为何有那么多特权者存款?官场贪腐为何越演越烈?改革成果何时真正让全民共享?

  民国在大陆的覆灭,是前车之鉴。以史为鉴,必须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诚如习总书记在广东讲话“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既勇于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又勇于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惟其如此,方能以全民利益超越政党利益,在善政中彰显宪法尊严,驱除权力黑幕和特权横行现象,实现国家复兴的“中国梦”。